霍书记亲自主持召开一班第三组第四组留校女生的座谈会。
邀请3组4组组长陈景顺和祝福安参加;地点就在一班教室,时间定在四点钟开始。
问题拖的时间太久了、大家忍耐、妥协的时间也是太久了,忆江南还是带了一点情绪,也做了准备是来应战的。
当书记征求忆江南的意见时,她的回答就是“这次会议、领导说怎么开就怎么开,我服从”。
她知道,上次的一班整顿,书记是认为成功的,他想再来一次类似的“延安整风”。
书记在会前还是做了一些准备工作的,踌躇满志胸有成竹他先提出了要求:
开会目的:响应华主席号召,学习学习再学习、团结团结再团结;
具体要求:开诚布公把平时的意见摆到桌面上、会议上、同志们的面前,推心置腹心平气和地谈一谈;要严以责己宽以待人、多做自我批评、自我解剖。
他还引证了一句古语:“一日三询五审”,要看到他人的长处优点、要讲利于团结的话、不利于团结的话半句都不要讲。
书记可谓是谆谆善诱苦口婆心了,忆江南一边很认真地做笔记,一边心里想:“等会你要是看到那种歇斯底里的情况,不知道你讲的这些道理会不会是对牛弹琴”?
书记动员之后,稍微冷场了一会,岑俪琳开了头先发言:
“学习了文件感觉自己落后于形势了。
有时候竟有精力干一些不团结的事情,造成很不好的影响……自己意识到了搞好团结的重要性。
我上次为了争座位与李莉玲和路水莲吵得天翻地覆是很不对的,到现在还存有隔阂;今后还是要诚诚恳恳交换意见,自己也希望在这次会议上解决这一问题”。
这个开头第一炮,很好,非常符合书记动员的会议目的和要求;小李子和小路子也是各自做自我批评。
这三个人轮流发言了好几次,涉及到具体过程虽然还是有一些不同认识,毕竟前几天已经开过一次会了,问题是比较单纯明了的。
这仅仅是前奏,估计是书记做了一些工作,为了带动会议的气氛,不至于冷场。
书记中间还穿插了几次引导,启发大家把不利于团结的因素摆到桌面上来。
忆江南还是认真做笔记,有意的观察了一下第四组女同学的表情,她知道,真正的风暴还在后面。
她只能有意识地等待、等她们把心底里的怨气吐出来,以便真正了解到这几个人成天怨天尤人的根源何在。
只有矛盾充分暴露出来,书记才能采取正确的处理方式。
忆江南也想知道,成天忙着上课学习,三饱两倒,哪里有那么多的空闲时间、怎么会产生这么多意见,是不是自己还有哪些没做好的地方?
如果是自己的问题,她是完全敢于负责、敢于面对的、一定加以改正的。
看到的是温云娣怒目横眉、却一言不发。
还是方大姐点响了第二炮:
“来学校一年多,下决心把学习搞好、从来不管别的事情。
年龄上是老大姐,在政治工作学习方面还是小学生;同学三年到时候各奔东西、凡事我就多让着一点……
忆班长,你的出身好政治条件好又是班干部,你为什么说我挑拨了伍珊玥和你吵架?为什么?有什么根据?
我是不会做挑拨离间的事情的,这个罪名我担当不起,希望在这里你把这个事情讲清楚一下”。
方大姐慢条斯理不慌不忙,话里有话绝不妥协,胸有成竹要让忆江南给个说法。
霍书记听出了话里有话,马上就顺藤摸瓜、追问:“小方同志,你是听谁说的这个话?”
顿时,好几个人都紧张起来了,那几个平时最喜欢嘀嘀咕咕的人、马上就心虚了。
方大姐也不知如何回答、完全没有了刚才发言时的从容笃定、支支吾吾道:“我是不会捏造出这个话的、反正是有人对我说过的……我看还是不要问谁说的,还是让忆江南自己回答一下这个问题吧”。
生姜还是老的辣,她以为可以绕过传话人、按照她的思路来质问忆江南。
书记坚持要追问传话的人,方菊华搪塞不肯说,大家都一致要求这件事要搞清楚;于是,就僵在这里了......
忆江南回答书记的点名,这才发言:“我与方大姐年龄差不多大、工龄一样长、平日里对她还是比较尊重的……
她刚才提出的问题,我没有这个印象,不知道是因为什么事情、在什么情况下、说出了这种话?是否可以请传话的人帮助回忆一下”。
参会的好些女同学纷纷发言:“这话肯定是我们在座的人说的,是哪个人,自己讲清楚一下”。
忆江南估计是王桂华说的,前段时间她还嚷嚷:“对小团体要采取组织措施”,后来不知道怎么回事,最近她就和温云娣搞到了一起,跟在后面、还后来者居上搞出一些事情来了。
书记启发了好几次,新调过来的第四组祝福安组长也开始激将了:“刚才的会议开的很好、很活跃、让其他小组包了场;希望我们小组的同学也把问题摆出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