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黑水部落和匈奴计划进攻的日子越来越近,边关的气氛愈发紧张。将士们日夜坚守岗位,不敢有丝毫懈怠。
“将军,防御工事已经加固完毕,陷阱和障碍也都设置好了。士兵们士气高昂,随时准备迎敌。”副将向顾逸尘汇报。
顾逸尘点头表示满意:“好,继续保持警惕。另外,再派一些探子出去,密切关注敌人的动向,一旦有任何变化,立刻汇报。”
林婉兮在后方也忙得不可开交。她不仅要确保物资的充足供应,还要安抚百姓的情绪。
“乡亲们,大家不要害怕。有将士们在,我们一定能守住边关。大家按照安排,做好避难准备,相信一切都会没事的。”林婉兮对百姓们说道。
然而,就在大战前夕,边关内部却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一些士兵因为长期备战,身心疲惫,对战争产生了恐惧和抵触情绪。
“这仗还不知道要打到什么时候,每天提心吊胆的,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一位士兵小声嘀咕。
“是啊,听说朝廷还在考虑和亲,那我们这么拼命是为了什么?”另一位士兵附和道。
顾逸尘得知此事后,深知士气对于战争的重要性。他决定召开全军大会,鼓舞士气。
“弟兄们!我知道大家这段时间很辛苦,也对战争感到疲惫和恐惧。但是,我们是边关的守护者,我们身后是无数的百姓,是我们的国家。如果我们退缩了,匈奴和黑水部落就会踏平我们的家园,伤害我们的亲人。至于和亲,朝廷自有决策。但无论朝廷如何决定,我们都要坚守自己的职责,保卫我们的土地和人民。大家有没有信心?”顾逸尘大声说道。
“有!”将士们齐声高呼,声音响彻云霄。
顾逸尘成功了鼓舞士气,然而,大战即将来临,面对匈奴和黑水部落的联合进攻,边关将士们能否坚守阵地?战争又会朝着怎样的方向发展?一切都充满了紧张与期待,等待着战火的点燃。
终于,黑水部落和匈奴按照计划,对边关发动了进攻。匈奴的骑兵如潮水般涌来,黑水部落的士兵则在后面呐喊助威。
“杀!攻下边关,抢夺财物!”匈奴将领挥舞着长刀,疯狂地指挥着士兵前进。
顾逸尘站在城墙上,看着冲过来的敌人,大声下令:“弓箭手准备,听我命令,放箭!”
顿时,城墙上万箭齐发,如雨点般射向匈奴和黑水部落的士兵。敌人纷纷中箭落马,但他们凭借着强大的冲击力,依然继续向前冲锋。
“攻城车推进,云梯架起来!”匈奴将领见状,立刻改变战术。
匈奴和黑水部落的攻城车如巨兽般向城门撞去,发出沉闷的巨响。同时,云梯也纷纷靠上城墙,敌人顺着云梯向上攀爬。
“弟兄们,不能让敌人进城,杀!”顾逸尘挥舞着长枪,亲自带领士兵们与攀爬云梯的敌人展开搏斗。
林婉兮在后方也没有闲着,她组织后勤人员,不断将箭矢、石块等物资送上城墙,为前方的将士们提供支援。
“姐妹们,快些将物资送上去,将士们需要我们的支持!”林婉兮大声喊道。
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双方陷入了激烈的胶着状态。匈奴和黑水部落凭借着人数优势,不断发起猛攻;而顾逸尘带领的边关将士们则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坚固的防御工事,奋力抵抗。
然而,敌人的进攻越来越猛烈,边关的防御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顾逸尘深知,此时必须稳住阵脚,等待合适的时机发动反击。
“弟兄们,坚持住!我们一定能守住边关!”顾逸尘大声鼓舞着士气。
战斗持续进行,匈奴和黑水部落的进攻愈发猛烈。边关的防御工事在敌人的攻击下,开始出现破损。城门被攻城车撞得摇摇欲坠,城墙上也有多处被敌人突破。
“将军,城门快顶不住了!”副将焦急地向顾逸尘汇报。
顾逸尘看着摇摇欲坠的城门,心中明白,此时一旦城门被攻破,敌人将长驱直入,后果不堪设想。他迅速做出决定:“立刻组织敢死队,用巨石和热油阻止攻城车前进,务必保住城门!”
同时,他又对城墙上的士兵喊道:“弟兄们,集中兵力,守住云梯,不能让一个敌人上来!”
林婉兮在后方看到前方战事吃紧,心急如焚。她不顾危险,亲自带领一队后勤人员,将准备好的巨石和热油运往城门处。
“大家加把劲,一定要帮助前方将士守住城门!”林婉兮喊道。
在众人的努力下,城门暂时得以保住,但将士们已经疲惫不堪。而敌人似乎也察觉到了城防的虚弱,进攻更加猛烈。
就在局势万分危急之时,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原来是朝廷派来的援军赶到了。
“是援军,我们有救了!”士兵们看到援军,士气大振。
援军如猛虎下山般冲入敌阵,与边关将士们里应外合,对敌人展开反击。局势瞬间发生逆转,匈奴和黑水部落的士兵开始陷入混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