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子们纷纷响应,他们与黑水部落的士兵展开了激烈的战斗。顾逸尘武艺高强,剑法凌厉,一时间黑水部落的士兵难以近身。但敌人人数众多,且不断有援兵赶来。
“将军,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敌人太多了。”一位探子焦急地说道。
顾逸尘环顾四周,发现附近有一片茂密的树林,他心生一计:“往树林里撤,利用树林的地形与他们周旋。”
众人边战边退,进入了树林。树林中树木茂密,地形复杂,黑水部落的士兵在追击过程中,阵型逐渐分散。顾逸尘等人趁机利用树木的掩护,对敌人展开突袭。
“杀!”顾逸尘看准时机,一剑刺向一名黑水部落的士兵。探子们也纷纷效仿,一时间,黑水部落的士兵阵脚大乱。
然而,黑水部落的首领得知有奸细潜入后,亲自率领大队人马赶来。“一定要抓住这些奸细,不能让他们跑了!”首领怒吼道。
局势再次变得危急起来,顾逸尘看着越来越多的敌人,心中明白,必须尽快找到突破口。他仔细观察着周围的地形,突然发现一条隐秘的小路。
“弟兄们,跟我来,从这条小路走!”顾逸尘喊道。
众人沿着小路拼命奔跑,黑水部落的士兵在后面紧追不舍。就在他们以为即将摆脱追捕的时候,前方出现了一条河流,拦住了他们的去路。
“怎么办,将军?”探子们焦急地问道。
顾逸尘看着湍急的河流,咬咬牙:“没时间犹豫了,游过去!”
顾逸尘率先跳入河中,探子们也纷纷跟上。黑水部落的士兵追到河边,看着湍急的河流,一时不敢贸然下水。
“绝不能让他们跑了,找船,追!”黑水部落首领喊道。
顾逸尘等人能否成功游过河流,摆脱追捕?他们又能否及时赶回边关,让边关做好防御准备?一切都充满了不确定性,等待着他们去突破困境。
顾逸尘等人在河中奋力游向对岸,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和出色的水性,终于成功上岸。他们来不及休息,立刻马不停蹄地赶回边关。
“将军,我们终于回来了!”探子们疲惫但兴奋地说道。
顾逸尘面色凝重:“来不及休息了,立刻召集将士们,召开紧急会议。”
很快,边关的将领们齐聚一堂。顾逸尘将在黑水部落探查到的情况详细说明:“黑水部落与匈奴勾结,计划在半个月后对我们发动突袭。我们必须立刻做好防御准备。”
将领们听后,神色严峻。“将军,您下令吧,我们坚决服从安排。”一位将领说道。
顾逸尘迅速做出部署:“加强边境防御工事的加固,在敌人可能进攻的路线上设置陷阱和障碍。增加烽火台的值守人员,确保军情能够及时传递。同时,组织士兵们进行紧急训练,提高战斗技能。”
林婉兮在一旁也说道:“我会加大物资筹备的力度,保证粮草、箭矢等物资充足供应。另外,组织百姓做好避难准备,一旦战事爆发,确保百姓的安全。”
边关将士们立刻行动起来,投入到紧张的备战工作中。士兵们日夜加固防御工事,训练战斗技能;百姓们在林婉兮的组织下,有条不紊地准备避难物资。
然而,时间紧迫,半个月的时间要做好充分的防御准备,并非易事。而且,匈奴和黑水部落此次联合进攻,兵力雄厚,边关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顾逸尘和林婉兮能否带领边关将士和百姓,成功抵御敌人的进攻?一切都充满了挑战,等待着他们去迎接。
在边关紧张备战的同时,京城中关于和亲的讨论也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朝堂之上,大臣们各执一词,争论不休。
“皇上,和亲乃权宜之计,可避免生灵涂炭。如今边关局势紧张,若与匈奴和亲,可换得边境数年和平,让百姓休养生息。”一位主和派大臣说道。
“哼,和亲不过是示弱之举。匈奴狼子野心,岂会因和亲而放弃侵略?我们若选择和亲,只会让他们更加轻视我朝,边关将士们的牺牲也将付诸东流。”一位主战派大臣反驳道。
皇上坐在龙椅上,面色凝重,陷入沉思。他深知,和亲与否,关乎国家的尊严和边境的安宁,必须慎重考虑。
此时,顾逸尘的书信送到了皇上手中。皇上仔细阅读后,心中更加纠结。顾逸尘在信中言辞恳切,分析透彻,让皇上对和亲的利弊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皇上,顾将军在边关多年,深知匈奴习性。他的建议,还望皇上三思。”一位支持顾逸尘的大臣说道。
皇上思索良久后,说道:“此事容朕再考虑考虑。传朕旨意,密切关注边关局势,同时加强京城的防御,以防万一。”
京城这边的决策尚未确定,而边关的战事却日益临近。顾逸尘和林婉兮在边关焦急地等待着朝廷的决策,他们不知道朝廷最终会如何选择。但无论如何,他们都决定坚守边关,保卫国家和百姓。朝廷最终会做出怎样的决策?这对边关的战事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一切都充满了悬念,等待着揭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