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锦衣卫23

作品:大明锦衣卫1|作者:汪不了a|分类:武侠|更新:2025-04-29 17:31:19|字数:27184字

林夏突然想起什么,快速登录暗网监控节点。在一个通常用于交易零日漏洞的加密论坛,一个新建的帖子正被疯狂转发。标题只有四个字:"铁册卫归"。

帖子内容是一段视频。画面中,一个戴着明代锦衣卫面具的人站在服务器机房前,声音经过电子处理:"寅时埋毒,卯时掘之。今以铁册卫朊病毒代码注入AWS根服务器,重启万历瘟疫程序。量子通道已开,虚实将不分。"

视频最后闪过一行代码注释://卯时程序 v1.0.1593 张居正签批

林夏的血液几乎凝固。她立刻拨通了CERN李维的电话,但听筒里传来的不是拨号音,而是一段古怪的吟诵,像是某种道教咒语混合着电子杂音。更可怕的是,她公寓里的智能家居系统突然全部启动,空调出风口喷出一股带着霉味的冷风,灯光忽明忽暗,所有显示屏上开始滚动显示《天工开物》的片段。

"物理隔离!"林夏冲向电源总闸,却在触碰开关的瞬间被静电击中。一股尖锐的疼痛从指尖窜上手臂,同时她的视网膜上竟然短暂浮现出一行发光文字:"铁册卫千户所警告:勿阻天工"。

当视线恢复正常时,林夏发现自己的笔记本电脑自动打开了一个终端窗口,正在执行某种她从未见过的编译过程。代码结构极其古怪——上半部分是完全规范的量子计算算法,下半部分却是用古代星象术语编写的程序逻辑,中间由一系列诡异的符文连接。

"量子-星象混合编程?"林夏盯着屏幕上那行最醒目的函数定义:void 卯时程序(bool 虚实桥接, int 天罡数)。编译进度条显示78%,状态提示:"正在构建拓扑结构"。

她当机立断,拔掉网线,用U盘启动了一个干净的Linux系统。但即便在离线状态下,新系统启动后仍然自动加载了一个陌生进程——"tieceserver.exe",占用CPU高达99%。系统日志显示这个进程竟然是通过BIOS固件层注入的。

"朊病毒特性..."林夏想起视频中提到的术语。正常朊病毒可以改变蛋白质构象,而这种数字朊病毒似乎能改写硬件固件。她颤抖着打开频谱分析仪,检测公寓内的电磁环境——在2.4GHz频段上出现了一个奇怪的尖峰,波形特征与CERN公布的尸毒孢子量子信号完全一致。

窗外,北京的黎明刚刚降临。林夏看向窗外,发现对面写字楼的LED广告牌全部变成了明代风格的文字,滚动显示着"万历八年清丈田亩数"。更远处,几架无人机在空中组成了一个奇特的图案——正是CERN液氦泡室中出现的克尔黑洞模型。

手机突然震动,一条加密信息弹出。发信人显示"张明远",内容是:"不要相信任何电子设备。铁册卫不是黑客组织,他们是活的量子记忆。程世清的死因是——"

信息在此处中断。林夏抬头,发现公寓的烟雾报警器不知何时变成了红色,正对着她缓缓旋转,像一只监视的眼睛。

就在这时,笔记本电脑上的"卯时程序"突然编译完成,屏幕闪现出一幅全息地图——明朝万历年间全国田亩分布图,但某些区域标记着奇特的符号。林夏立刻认出其中一个是云南绝户地的坐标,正是程世清死亡的地点。

程序最后输出一行闪烁的警告:

"虚实桥接完成。天罡三十六数对应现代三十六台量子计算机。蚀空倒计时:23:59:59"

林夏的皮肤上冒出细密的冷汗。她终于明白了这场"数字瘟疫"的真正目的——不是破坏,而是连接。某种跨越四百年的量子通道正在形成,而程世清、李维和张明远,都只是这个庞大拼图中的碎片。

她撕下一张便签纸,用最原始的钢笔写下:"铁册卫是活的量子程序。卯时程序要在虚实之间打开通道。必须找到三十六台量子计算机。"然后吞下了这张纸。

当林夏再次看向窗外时,朝阳的光芒中似乎漂浮着无数微小的金色孢子,它们排列成复杂的几何图案,与笔记本电脑上显示的"拓扑结构"一模一样。

场景2:戚家刀的热力学叛变

国家博物馆地下三层的超导实验室里,苏芮的呼吸在面罩上结了一层薄雾。她调整12特斯拉超导磁体的参数,透过观察窗凝视着悬浮在磁场中央的那把戚家军佩刀。这是戚继光亲兵使用过的制式武器,出土于浙江台州抗倭遗址,刀身布满奇特的结晶化锈蚀。

"记录:第七次强磁场测试,场强12T,温度4.2K。"苏芮对着录音设备说,声音在空旷的实验室里显得格外清晰,"刀镡处的钼酸锂晶体再次出现异常反应。"

磁场启动的瞬间,那把沉睡四百年的冷兵器突然震颤起来。刀身上的锈迹如蛇蜕般剥落,露出镜面般的金属表面。更惊人的是,刀身开始沿着某种拓扑结构展开,在磁场中形成复杂的几何形状——一个完美的麦克斯韦妖模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锦衣卫1》,方便以后阅读大明锦衣卫1大明锦衣卫23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锦衣卫1大明锦衣卫23并对大明锦衣卫1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