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锦衣卫23

作品:大明锦衣卫1|作者:汪不了a|分类:武侠|更新:2025-04-29 17:31:19|字数:27184字

而当全球“纳税”总量突破十一万两虚拟白银时,灾难降临。

2. 区块链崩溃与物理映射

以太坊主链率先宕机。

“不是黑客攻击。”工程师们绝望地发现,“是数据本身在变异。”

每一笔“纳税交易”的哈希值,都在区块链上自发重组为《万历会计录》的原始条目。更恐怖的是——

这些数据开始影响现实。

杭州抗倭遗址上空,天文台捕捉到诡异的光谱信号:一颗不应存在的白矮星,在400光年外闪烁,其光谱特征精确匹配钱德拉塞卡极限——恒星坍缩成中子星的临界点。

“这不可能……”天体物理学家陆微声音颤抖,“那个坐标从来没有任何记录……”

直到她调出张居正琉璃片的量子层析数据。

白矮星的光谱线,与琉璃片显示的“张居正脑密度”完全一致。

3. 认知瘟疫的传播机制

疾控中心的紧急会议上,神经科学家展示了更骇人的发现:

“这不是普通的信息病毒。”她调出fMRI扫描,“参与者的大脑皮层出现了‘历史记忆寄生’。”

患者们的神经元突触正在重构,形成与万历朝户部文吏完全相同的神经回路。他们开始无意识地书写明代户帖,甚至——

“第47号病例刚刚用毛笔写了《一条鞭法》的改良方案。”医生递上宣纸,墨迹未干,“但他从未学过文言文。”

最可怕的证据来自量子实验室。当研究员用磁共振扫描患者大脑时,仪器捕捉到1582nm波长的光子辐射——与张居正琉璃片的干涉条纹同频。

“他在通过认知瘟疫复活。”林语桐看着自己手臂上蔓延的鱼鳞册刺青,“不……是我们在变成他。”

4. 紫禁城上空的数学幽灵

深夜的北大计算中心,陈默启动了最终推演。

量子计算机“河图”吞入全球社交媒体数据,吐出的结论让所有人窒息:

【认知瘟疫传播公式】

R = β × (1 - e^(-λt)) × N

其中:

- β = 张居正琉璃片的量子退相干率

- λ = 人类历史观测欲望系数

- N = 全球区块链节点数

“我们搞错了。”陈默突然大笑,“不是我们在观测历史——”

投影屏上,德雷克方程再度浮现,但这次第七参数L(文明寿命)被替换为明朝国祚276年。

“——是历史在观测我们。”

第二章:麦克斯韦妖的刀锋

场景1:卯时程序的暗网觉醒

卯时程序的暗网觉醒

凌晨四点十三分,林夏被连续不断的手机警报声惊醒。她摸索着抓起床头的手机,眯眼看向屏幕——三十七条紧急通知来自她设置的全球DNS监控系统。最上方一条用红色标记:"根服务器异常解析记录,优先级:毁灭级"。

"见鬼。"林夏瞬间清醒,一个翻身坐起,光脚踩在冰凉的地板上。她的公寓墙壁上挂满显示屏,此刻全部闪烁着警告标志。中央主屏显示全球DNS查询的实时流量图,原本应该均匀分布的请求节点,此刻全部涌向几个异常IP。

林夏的手指在键盘上飞舞,调出异常解析记录。当看到返回内容时,她的手指悬停在键盘上方,瞳孔微微扩大。

"《天工开物·瘟疫篇》?"她轻声读出屏幕上那段晦涩的古文,"'凡制瘟,取尸毒三分,合以铁册灰,寅时埋于十字街心,卯时掘之,则瘟行百里...'这是什么鬼东西?"

她迅速打开维基百科,搜索"明代瘟疫"。页面加载出来的不是历史条目,而是一连串复杂的数学符号——哥德尔不完备定理的证明过程,但所有变量符号都被替换成了《万历会计录》中的田亩数字。

"DNS污染?不,没那么简单..."林夏的太阳穴突突跳动。她打开微信,给技术组的同事发语音:"老赵,立刻检查AWS东京区域的——"

语音发送键还没松开,屏幕上就自动生成了文字转译。但不是她刚才说的话,而是一段诡异的文言文:

"锦衣卫北镇抚司密报:嘉靖三十七年五月初三,程道士以尸毒炼金术惑众,已着东厂拿问。其术载于铁册,藏于星位,卯时当显。"

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微信界面右上角显示这段语音的声纹识别结果:匹配度98.7%,已故研究员程世清。

林夏的手微微发抖。程世清是她在清华读博时的导师,三年前在云南考古现场离奇死亡,官方报告说是真菌感染导致的多器官衰竭。但此刻,他的声纹出现在她的手机里,转译着四百年前的锦衣卫密报。

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调出网络监控工具。全球DNS异常始于23分钟前,源头指向AWS的某个根服务器。攻击者没有使用常规的DNS劫持手段,而是某种她从未见过的协议——数据包结构呈现出分形几何特征,就像...就像CERN上周公布的量子纠缠态模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锦衣卫1》,方便以后阅读大明锦衣卫1大明锦衣卫23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锦衣卫1大明锦衣卫23并对大明锦衣卫1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