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盐皮质的升钠素(醛固酮)与下丘脑的升水素(抗利尿激素)都能增加肾的重吸收,二者有什么区别?
梦:二者的作用位置不同,醛固酮主要作用于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的上皮细胞;升水素主要作用于肾集合管,对远曲小管的作用小。通过与醛固酮受体结合,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合成钠钾泵,钠钾泵能增加肾小管对钠离子的重吸收,同时促进钾离子的排泄,进而通过钠水重吸收的耦联作用,使水的重吸收增加。升水素主要作用是增加集合管上皮细胞对水的重吸收,浓缩尿液,减少尿量,以维持体内的水平衡。
强:您讲过僵尸的任何生理功能都是阴阳对称的,有升糖素就会有降糖素,有升钙素就会有降钙素,有升水素就会有泄水素,有升钠素,为什么没有降钠素?
梦:因为不需要降钠素,当血糖进入肾脏后,葡萄糖能增加细胞膜的渗透性,使肾的过滤功能增加,导致重吸收降低,使更多的小分子物质和水形成尿液,这其中就包括大量钠的流失。所以,血糖和尿糖充当了降钠素的功能。
强:糖尿病对肾的重吸收有什么影响?
梦:正常生理状态下,健康僵尸肾小球滤过的葡萄糖在近曲小管被完全重吸收。但糖尿病患者血糖浓度超标,肾小球滤过的葡萄糖量超过了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导致部分葡萄糖无法被重吸收而随尿液排出,形成尿糖。尿糖使尿液渗透压升高,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形成尿量增多的渗透性利尿,导致多尿症状。电解质和水分的过分流失能引起口渴,促使患者大量饮水,中医称糖尿病为“消渴症”。许多小分子物质随尿液一同排出,导致钠、钾、钙、磷、蛋白质等过分流失,为了维持渗透压平衡,会激活升钠素的作用途径。如果长期处于糖尿病状态下,升钠素的调节功能会失衡,导致钠代谢紊乱。当血液内的水量不足,容易形成血栓;当肾脏中的蛋白质过分流失,则导致肾衰竭。虽然糖尿病属于火系统失衡的疾病,由于水系统与火系统的深度绑定,使并发症首先出现在水系统。
强:糖尿病使水分流失,原本是低血压,为什么糖尿病反而是高血压?
梦:因为糖尿病是消渴症。水的来源包括胃、小肠、大肠的吸收,胆和肾的重吸收;水的排泄包括肺呼吸、皮肤呼吸和泌尿,而肾的排水在水循环系统中只是一小部分。消渴症只要吸收的水分不低于排泄的水分,就能保障血压的稳定;如果吸收的水分大于排泄,就会形成高压。具体情况分多种,当胰岛素抵抗使机体代谢紊乱,导致交感神经活性增强,引起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进而导致血压升高。当激活升钠素的作用,分泌的醛固酮增多,引起水钠重吸收增加,血容量增加,形成高血压。长期高血糖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血管为了应对气虚而增加细胞间质,使血管壁的弹性降低、管腔狭窄,导致外周血管阻力增大,血压升高。所以,消渴症的饮水应少量多次,与排尿形成平衡。如果饮水过少会引起血栓,如果饮水过量就会形成高压。
强:升钠素(盐皮质激素)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梦:升钠素的作用过程被称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升钠素是水企业维护心血管稳定的关键角色,当血压降低导致的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或流经致密斑的钠离子浓度降低生时,肾脏会分泌肾素。通过环保协议,由肝脏合成血管紧张素原,并释放到血液中,在肾素的作用下,血管紧张素原被水解成血管紧张素Ⅰ。在转换酶的作用下,血管紧张素Ⅰ转化为血管紧张素Ⅱ,血管紧张素Ⅱ可刺激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分泌醛固酮。最后升钠素作用在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发挥保钠排钾的作用,使水钠潴留,增加血容量,进而升高血压。
强:血管紧张素Ⅱ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梦:血管紧张素Ⅱ具有强烈的收缩血管作用,可使全身小动脉与小静脉收缩,外周阻力增大,血压升高;血管紧张素Ⅱ还能提高血管平滑肌对去甲肾上腺素的敏感性,进一步增强血管收缩效应。血管紧张素Ⅱ可直接作用于肾脏,使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还能促进近端小管对钠离子和水的重吸收。长期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可导致心肌细胞肥大、心肌纤维化以及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使心脏和血管的结构与功能改变,导致心血管病变,需要注意。
强:升钠素为什么要保钠排钾,难道钾离子不重要吗?
梦:体液中的离子环境是高钠低钾的,细胞内的离子环境是高钾低钠的,细胞内外Na+、K+的浓度差对于神经肌肉的兴奋性至关重要。升钠素的激活条件是高血糖引起的高透性,导致血液中的小分子物质大量流失,包括水、Na+、K+的流失,细胞外的低钠低钾会刺激“钠-钾泵”从细胞内释放K+,使体液环境的K+浓度过量,影响神经肌肉的功能。所以,升钠素需要保钠排钾,保钠排钾只是权宜之计,并不是K+不重要。如果长期处于升钠素的保钠排钾作用下,就会形成低钾血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