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望着李德山远去的背影,心中狐疑:往日里,订的物件也超时未取过,这铁匠师傅也从没亲自跑过腿。
今儿个他特意送来,真就只是想瞧瞧这营养钵成型器咋用?还有那句“多保重”,听着总像藏着别的意思。
“如意姑娘,如意姑娘!” 王二在如意跟前挥了挥手。
“咋了,王二叔?” 如意回过神来。
“既然张三李四送到了,我也该走了。”
“稍等,大叔。”
如意转身进厨房,取了个食盒出来,里面是穗儿刚烤好的黄油年糕和曲奇饼干:“大叔,这个带回去尝尝。”
“得嘞!” 王二伸手接过,牵了马就告辞,没多久便消失在村道尽头。
如意领着张三、李四两位大叔,把他们安置在断刃养伤的隔壁客房:“两位大叔,我得去地里看看,您们自便就好。要是有啥需要,喊禾儿或穗儿就行。”
“如意姑娘,我俩跟你一道去吧。” 张三挠挠头,“闲着也是闲着,怪无聊的。”
如意想了想,也是这个理,“成,那二位大叔就跟我走一趟。”
田里,姜老爹正带着几个村汉起栽植穴,看这两亩地的光景,今儿下晌就能全部弄完。
瞧见如意手里拿着成品的营养钵成型器,姜老爹眼睛一亮:“丫头,取回来了?”
“嗯,李大叔见咱们没去取,亲自送过来的。” 如意回道。
“咋使?快教教我!” 姜老爹搓着手,满脸急切。
看如意演示完一遍,姜老爹就急着要接过试试。
田里的其他人也都围了过来,有的盯着那营养钵成型器好奇打量,有的则把目光落在跟如意同来的两个大汉身上。
“各位叔伯,家里眼下忙着,人手不够,这两位是我请来帮忙的。” 如意笑着介绍。
“在下张三!”
“在下李四!”
两人又是双双抱拳,姜家村的人也都学着样子拱手回礼。
很快,众人的视线又落回营养钵成型器上。
如意再把用途和好处细细说一遍,田埂上顿时响起一片 “好!好!这物件真不赖!” 的赞叹声。
如意瞥了眼快完工的栽植穴,想起村中小溪对面那片山林 —— 松柏林下的腐殖土最适合做营养钵。
她转头对姜老爹道:“阿爷,后面还得运些腐殖土来,跟咱这地里挖的土掺匀了做营养钵,棉苗才能得足肥力,长得壮实。”
“成,这就去运!” 姜老爹应得爽快。
“带上张三、李四两位大叔一道去。” 如意眨了眨眼。
虽说那处离村子近,可防着些总没错。
离开田地,如意又去了食品作坊。见作坊里里外外都已走上正轨,她笑着对张桂枝赞道:“舅母,做得真不错!”
“嗨,还不是你指点得好,我不过是照葫芦画瓢罢了。” 张桂枝笑着摆手。
“舅母可别过谦,若不是有你撑着,我这小身板怕是早累得不长个儿了。” 如意打趣。
两人转到货房,张桂枝指着码得整整齐齐、贴着姜字招牌的肉酱坛子:“如意,你瞧瞧,这么密封对不对?”
如意凑近看了看 —— 坛口裹着三层油纸,用麻绳缠得紧实,外头还封了层蜡,便点头道:“对了,舅母做得妥帖。”
“顺子捎信来,后日就派人来取货。” 张桂枝说这话时,眼里闪着光,这可是作坊开起来的头一笔生意,怎能不盼着。
“好着呢。” 如意笑着应和。
正说着,作坊门被 “咚咚咚” 敲了三下,门外传来柳氏带着喜气的声音:“桂枝,是我,开门!”
柳氏一进门,就从袖袋里掏出个十两重的银锭子,递到如意跟前:“如意啊,方才去小院,禾儿姑娘说你下地了,我本想先给桂枝送来,没成想你也在这儿。”
她可不是故意巴结,实在是这活计是如意派给她的,交差自然要给正主,柳氏在心中如是想。
如意看着眼前的柳氏,心里又赞了一句 —— 这股子伶俐儿,真是块好料子。
如意当即笑着接了银锭:“有劳大娘了。对了,不知大娘愿不愿意来咱们作坊做事?”
“愿意!咋不愿意!十万个愿意!” 柳氏脸上的喜色挡都挡不住,眼睛亮得像揣了两颗星子。
“不过得从最底层的伙计做起,月钱跟旁人一样,六百文。” 如意说罢,便盯着柳氏的脸色,等着她回话。
柳氏脸上却半分不满也无 —— 她心里清楚,就连桂枝这嫡亲舅母,刚上工那会儿不也拿这数?自己哪敢盼着比她强?只要给个机会,她不信熬不出头来。
“好!好!” 柳氏连迭声应着。
如意暗自点头:明知自家小姑子月钱五两,还能这般平常心,这柳氏确实堪用。
“大娘,五日后来上工,成不?” 她特意问一句,也是想着眼下各村都忙着春种,不知她家能否抽开身。
“成!成!我需做些啥准备不?” 柳氏急忙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