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宋大臣徐谦之

作品:徐氏略记|作者:缓安甫|分类:游戏|更新:2025-02-12 02:58:07|字数:23688字

可是,刘义恭等人对此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见解。他们觉得此时不宜轻举妄动,而应采用以逸待劳的策略。先让士兵们养精蓄锐,等待一个最为恰当的时机再突然发动攻击,从而给予敌人致命一击。

面对两种完全相反的意见,刘劭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每一种选择都意味着巨大的风险和未知的后果,稍有不慎便可能导致全军覆没。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刘劭最终还是决定采纳刘义恭的建议,下令全体将士原地待命,按兵不动,静静观察着敌人的一举一动。

然而,谁也没有料到,正是因为刘劭的这个决策,使得局面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原本气势汹汹的西面军队见刘劭迟迟不肯出兵迎战,竟然如同脱缰野马一般,一路狂飙猛进,毫无阻碍地长驱直入。他们就像是一阵狂暴的飓风,所到之处摧枯拉朽,势如破竹,令刘劭的军队根本无法抵挡。就在这惊心动魄、生死攸关的千钧一发之际,只见柳元景身先士卒,骑着一匹威风凛凛的战马,挥舞着手中那寒光闪闪的长剑,率领着西军的先锋部队如疾风骤雨般疾驰而来。马蹄声震耳欲聋,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仿佛整个大地都为之颤抖。经过一路艰苦跋涉,这支英勇无畏的队伍终于成功抵达了建康城南边的新亭一带。

到达目的地后的柳元景没有丝毫犹豫,当机立断地下达了一连串指令。他命令士兵们迅速行动起来,依据周围险峻的山势因地制宜地修建起一座座坚固无比的营垒。这些营垒不仅布局合理、结构精巧,而且还充分利用了地形优势,使得敌军难以攻破。此外,柳元景还精心策划并布置了一系列严密的防守措施和完善的防御机制。他安排弓箭手埋伏在高处,一旦发现敌军靠近便万箭齐发;又设置了重重障碍和陷阱,让敌人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而另一边,刘劭得知柳元景的军队已经在新亭安营扎寨之后,顿时心急如焚、坐立不安。他深知柳元景乃是一员猛将,如果不能及时将其击败,后果不堪设想。于是,刘劭毫不犹豫地派遣出自己最为信任的心腹部将,亲率整整一万名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精锐士卒气势汹汹地朝着新亭杀去,妄图凭借强大的兵力一举击溃柳元景苦心经营的防线。

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掌控战局,刘劭更是亲自登上了高耸入云的朱雀门。站在城门之上,他居高临下俯瞰着战场,目光犀利如鹰隼一般紧紧盯着双方交战的每一个细节。大战前夕,刘劭深知士气对于一场战争胜负的重要性。因此,他慷慨激昂地对着麾下的将士们大声喊话:“诸位勇士们!只要今日能战胜柳元景那贼子,我定会论功行赏,赐予你们高官厚禄、金银财宝以及无数良田美宅!”听到这番豪言壮语,众将士们群情激奋、热血沸腾,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恨不得立刻冲上前线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就这样,在刘劭丰厚赏赐的激励之下,这些将士们犹如猛虎下山一般奋不顾身地投入到了那场即将爆发的激烈战斗之中。一时间,战场上杀声震天,血肉横飞。眼看着刘劭的军队就要攻破新亭的防线,但就在这关键时刻,意外发生了——刘劭军队中的将领鲁秀竟然突然敲响了退兵的鼓声!原本气势如虹的军队瞬间失去了统一的指挥,顿时乱作一团。柳元景见状,毫不犹豫地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下令全军发起大规模反攻。刹那间,喊杀声响彻云霄,刘劭的军队被杀得丢盔弃甲,落荒而逃。

遭遇如此惨败之后,刘劭并不甘心就此认输。没过多久,他又一次派出自己的心腹爱将,组织起一支更为强大的军队再度猛攻新亭。然而,这一次的结果依然不尽人意,刘劭的军队在柳元景顽强的抵抗下再次铩羽而归。这一战刘劭军队死伤惨重,众多将领战死,步兵主将萧斌受伤,水军主、副将都投降西军。刘劭惊骇之下,只得撤退。当天夜里,鲁秀又投奔西军。刘劭退回台城之后,焚毁了京都士兵的军籍,将士兵都放归民籍。当时刘义恭想要据守石头城,恰逢刘劭已经命令刘浚及萧斌守备,很快刘义恭便单人骑马逃跑,去投奔西军。刘劭派兵追击,追至冶渚时,刘义恭已经成功渡过了秦淮河。趁此机会,散骑侍郎徐爰、辅国将军张柬及其副将垣询之等人,也都纷纷南逃离开建康。

兵败被杀

不久之后,刘骏也率军来到新亭,并在柳元景等人的劝谏下称帝。此时的刘劭已经无力抵挡各路军队,他用辇[niǎn]车去迎接蒋侯神像到宫中,向其磕头求保佑,企图靠神明之力,来追究刘骏的罪过。很快,他又将儿子刘伟之立为皇太子,下书大赦天下,唯独刘骏、刘义恭、刘义宣、刘诞四人不在赦免之列。刘骏称帝后不久,刘诞所部东军也攻至曲阿(今江苏武进),并在奔牛塘之战中大败刘劭的军队。在刘骏等人的进攻下,刘劭战败,各路军队溃散,城内文武军吏也纷纷叛逃,投降西军。刘劭自知大势已去,便命亲信詹叔儿烧掉车辇以及衮服、冕冠等皇帝用品。当时刘浚本劝刘劭收拾钱财珠宝,逃往海外,因为建康城人心离散,最终计划没能实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徐氏略记》,方便以后阅读徐氏略记南朝宋大臣徐谦之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徐氏略记南朝宋大臣徐谦之并对徐氏略记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