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7章 帝王权术

作品:成为御史后,我怒喷建文帝|作者:东方笑笑生|分类:历史|更新:2025-06-23 15:59:58|字数:5056字

越王九十大寿,盛况空前。

作为大明王朝赫赫有名的重臣,徐闻的寿宴不仅是一次私人庆典,更是朝廷政坛的一次重要聚会。

无论是东都还是北京、南京,许多名门望族、权贵官员纷纷前来祝贺,朝中上下、士族门阀皆以此为荣。

正因如此,许多权贵都知道了越王五世孙徐煌,乃是重瞳者。

这一消息不久传至京师,立刻引起了朝中各方的广泛关注与讨论。

重瞳之象,在古时常被视为帝王之相。

此子天赋卓越,目光灼灼,然而其重瞳之相,亦成为了不可忽视的焦点。

这种异象,既是赞誉之词,亦是祸福难料之兆。

一时间重瞳成为京师议论的中心,众人纷纷揣测越王五世孙未来的命运。

作为大明王朝最为庞大的势力之一,越王府掌握的权力、资源,非同寻常。

无论是越王徐闻,还是武成郡王徐华,建安侯徐谦等徐氏主要人物,单拉出来一个,都已自成势力,影响不小。

其家族子弟徐煌,若真如传言所说,拥有帝王之相,难免让某些心怀叵测之人感到威胁。

纵然他年幼,亦难掩其天生的光芒,仿佛冥冥之中注定了他的一番大作为。

然这番大作为的最终走向,又是否会引发涟漪,甚至动摇大明的根基?

“越王府之势,愈发强盛,而此子又为帝王之相,若不早作安排,恐将来威胁大明江山。”

左都御史李秉沉声说道。

此话一出,便引起了在场众多大臣的讨论。

许多心中有隐忧的人开始表示,越王府已过于强大,而重瞳之象更是让人担忧。

若徐煌真如其父徐闻一般,日后能担当大任,会不会如魏文帝曹丕那般,夺了大明江山?

随即,一名较为激进的朝臣提议:“既然此子异象如此,且早已表现出非凡之资,恐怕日后必将对现有格局产生巨大冲击,若今后成为帝王之资,不如早早将其剥离出越王府,远离朝政,避免未来政权之争。”

此言一出,顿时在朝堂之上引起轩然大波。

虽有部分人暗自附和,但更多的人却对这一提议深感不安,尤其是那些与越王府有着深厚关系的官员。

他们认为,这种因为异象而产生的猜测,既不公正,也不符合治国安邦的长远之道。

无论朝臣们如何讨论,最终还是看皇帝的立场。

此时,成化帝朱见深坐镇朝堂,心思深远,若有所思。

朱见深自幼得越王徐闻教诲,徐闻不仅是他的重要恩师,亦是大明政权的定海神针。

作为一国之君,朱见深深知,朝中众臣的言辞各有立场,但国家的未来,必须由大明的根基和稳定性来决定。

成化帝思索片刻,继而开口:“重瞳,虽为帝王之象,然皆为传闻,若仅凭此言,就对越王府进行过多干预,岂非为天下臣民树立了不公的先例?”

他的话语既有深度,也有力量:“此事,须慎之又慎,不可草率决断。”

朱见深的态度坚定,言辞之间,彰显了其对越王府及其未来潜力的尊重。

许多朝臣听罢,纷纷低头。

虽然心中有所疑虑,但也深知成化帝此话中所蕴含的智慧与远见。

在成化帝的支持下,越王府依旧稳如泰山。

然而,尽管成化帝表态支持越王府,朝堂内的局势并未平静。

那些与越王府有过节,或是利益冲突的官员,始终未能消除内心的焦虑。

他们仍然认为,若不早做防范,重瞳徐煌的天赋将来一定会对他们的地位构成威胁。

可问题是,老越王徐闻建在,谁敢动越王府一根毫毛?

尽管心里有诸多不愿,他们一想到越王那老不死的健在,心头就一阵发寒。

只能继续苟且,低下头做人。

尽管京师的风波暂时平息,但徐闻内心却并未完全放下。

作为家族的支柱,他深知徐煌的异象所带来的复杂局面。

别的不怕,什么都察院御史,这个议论,那个议论的,在他眼里,这些官员都是阿猫阿狗,没什么实质影响。

就怕成化帝有想法。

如今的成化帝朱见深,二十四岁,年轻有为,早已不是当年七八岁时刚进越王府时的懵懂少年了。

而且徐闻已然放权给他,这些年成化帝朱见深也在朝中培植了大量帝党,并非朱祁镇那种傀儡皇帝。

将越王一脉分封在日本,并非朱见深厚待越王府,而是其帝王权术的一次展现。

他深知越王府影响了整个大明朝廷,六部官员、京卫军队,八成都是越王府的门生故吏。

想要彻底掌权,皇权至上,必须清理掉越王府一系的人。

但朱见深并没有采取强硬手段,而是用更柔和的手段,将越王分封海外,缓缓剥离越王一脉的影响力。

这样既不得罪越王府,也报答了越王当年的培育之恩。

试问历朝历代,哪个皇帝会将整整一国赏赐给臣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成为御史后,我怒喷建文帝》,方便以后阅读成为御史后,我怒喷建文帝第1057章 帝王权术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成为御史后,我怒喷建文帝第1057章 帝王权术并对成为御史后,我怒喷建文帝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