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臣同心,互相理解,无外于此。
但眼下,却是出了个重瞳。
这孩子,究竟是帝国利器,还是一道祸根?
身为皇帝,首要任务就是坐稳江山,延续皇室统治。
成化帝很苦恼。
若是寻常家族的子嗣,他只需一句话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但对越王府,他不能。
所以只得草草将此事揭过。
他相信越王徐闻,相信首辅徐谦,也相信伙伴徐昭。
正因这种信任,大明才会朝局稳定,国强民富,蒸蒸日上。
皇帝这般理解,越王府自然是要做出回应。
大明的政治环境逐渐复杂,朝堂中的风云变幻,令徐闻不得不做出深思熟虑的决策。
王府议事厅中,徐闻沉默片刻,随后缓缓开口:“重瞳者,天命所归,若此子真为帝王之相,岂能因一时的猜测而舍弃其命运?”
“然而,家族之根基,亦需稳固,重瞳非权力之象,亦非必然之结局,今之关键,便是如何在大明政权中为其开辟一条稳固之路。”
众人听后纷纷点头,皆知此番话语中隐藏着深刻的智慧,既要为家族保驾护航,又不因传闻而丧失未来的机会。
长时间的讨论后,内阁首辅徐谦以年事已高,体力不支为由,向成化帝朱见深辞去官职,隐退京师静养。
他年近七十了,执掌内阁三十年,殚精竭力,身体的确不行了,早有隐退的想法。
此时遇到自己曾孙这种情况,正好借坡下驴,给皇帝一个回应。
辞呈递交后,成化帝朱见深再三挽留,甚至亲临越王府探望徐谦。
最终,徐谦成功隐退。
成化帝赐国公府邸,京郊外皇庄千亩,以供徐谦养老。
徐谦辞官之后,与其年龄相近的内阁次辅于谦,也做出了类似的决定,回乡安度晚年。
两位权重的老臣退休,给了成化帝一个契机去推动内阁的改革。
在这场内阁的重组中,成化帝最终决定任命大学士商洛为新的内阁首辅,王越为次辅。
商洛与王越二人,都是徐谦的门生,承载着徐谦的教诲和理念,因此这一任命获得了大部分朝臣的支持。
商洛以其深厚的学识和宽广的眼界,成为了内阁首辅,在处理朝政事务时十分得力。
而王越则以稳重、内敛着称,尤其在内政和外交方面具有独到的见解,成为商洛得力的助手。
朝中人事大变动,却并未对越王府的地位产生多大影响。
毕竟,皇帝没有针对越王府。
而且,皇太子朱佑极已然七岁,出阁读书了,其老师,乃至东宫詹事府的所有班底,皆出自越王府门人。
喜欢成为御史后,我怒喷建文帝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成为御史后,我怒喷建文帝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