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间,国内电影行业,人人都在议论(酸)。
最让他们郁闷的是,这个钱,他们赚不到。
海外片商,以前是只认国内那几个大导演,现在是加上陆严河的作品,他们也愿意买。
除此之外,无论是什么样的华语片,大家都认为,在海外市场不大。
当然,类型片除外,有一些类型片还是一直有市场的。
比如,这一次来荷西,就有好几个片商问陆严河,他接下来有没有像《小鬼当家》这样的家庭喜剧片项目,或者是《活埋》这样的惊悚恐怖片,他们很感兴趣——
这还不是因为《小鬼当家》和《活埋》全球卖座,他们想要跟风,而是这两个片子的题材,经久不衰,一直热销。
电影领域,几种类型片,那是一定不愁卖的,一是恐怖片或者高能反转悬疑片,二是带一点情色元素的爱情片,三是那种题材非常有创意的电影,比如《活埋》。
如果是灵河制作的,他们都想提前下手。有了《小鬼当家》和《活埋》以后,灵河之后的电影,竞争者都不会少。
事实上,除了这两部在全球票房大爆的电影,灵河之前制作的《电话》《情书》等,一样让各个片商赚得盆满钵满。
这部电影在流媒体点播、DVD租赁等方面的收入,长尾效应非常强。
它虽然在院线票房上没有带来《小鬼当家》和《活埋》这样的收入,但在其他版权方面,一点不逊色。
这也是为什么灵河推出的《大海啊我呸》,没有名导、名编剧和名演员,仍然在荷西电影节短短几天时间里,就卖了13个国家和地区的版权。
灵河已经用几部完全不一样题材的电影,证明了他们制作电影在商业上的实力。
他们也相信,《大海啊我呸》能够为他们带来不小的收益——相对于本身就不够高昂的成本来说,更是如此。
-
当陆严河离开荷西的时候,《大海啊我呸》又成功销售了2个国家的发行权,虽然都是小国,加起来只有13万美金的价格——
但还是那句话,对于《大海啊我呸》这样的小成本电影来说,蚊子再小也是肉,薄利多销。
陆严河给陈寅发消息,说,《大海啊我呸》这样的小成本电影可以多做。确确实实,以灵河现在跟海外片商的合作关系,只要片子好,灵河不用担心数百万制作成本的电影无法回本。
这给了他们灵河去做这种新人新作的底气。
陈寅也给陆严河发来了一个方案。
原来,陈寅对灵河接下来有一个中长期规划。
陈寅希望能够在灵河打造《活埋》这样的惊悚系列,每年都推出一部像《活埋》这种的概念惊悚片,既没有神魔鬼怪,让它可以在国内上映,又可以做成一个灵河的品牌。
对此,陈寅准备联合《跳起来》杂志和叶脉网一起,每年举行一次“惊悚类/剧本大奖”,面向全世界的创作者做主题征稿,每年决出金奖、银奖和铜奖,奖金分别为30万、20万、10万,并同时提供一份价值30-100万元的电影改编授权合同。
陆严河看到陈寅提出的这个策划,非常满意,十分认可。
终于,陈寅也开始从公司内部管理的日常事务中跳出来,开始为灵河开疆拓土了。
而且,陆严河很认同这种方式。
好故事在民间,好的创意故事更是如此。
像《活埋》这样的高概念惊悚片,重点就是创意。
几个人想出来的创意,跟一个大赛选出来的创意,是决然不一样的。
同时,陈寅还为陆严河提供了三个电影剧本过来,说这三个电影剧本,是最近半年试稿和选稿中,最出色的,每一个剧本都有非常好的点子和想法,他希望陆严河能够出任出品人和制片人,亲自监督,为这三个剧本保驾护航。
说白了,就是需要陆严河的名头,来为这三个电影坐镇。
陆严河在回国的飞机上,正好可以读这三个剧本。
陆严河一口气读完了三个剧本。
陈寅宣传来的剧本,真的非常符合灵河现阶段的路线。
全部都是可以用低成本制作出来的电影。
第一个剧本,讲的是一群的学生,在游学入住一个别墅的晚上,意外在这座别墅里发现了一个尸体,而凶手还在别墅之中。
第二个剧本,讲的是一个在玉明工作的二十八岁男人,突然接到消息,自己的父亲因车祸意外去世,他着急地和自己的女朋友一起返乡,却在葬礼上发现自己父亲的尸体竟然是被人用刀捅死的。
第三个剧本,讲的是一个孩子,夏天回到乡下,和爷爷奶奶一起居住,在一个停电的夜晚,和邻居家的另一个小孩上山冒险,在山中迷路,携手开始真正冒险的故事。
就如陈寅所说,这三个剧本的故事,本身的主题就是那种概念式的。
这样的电影,基本上一句话简介摆出来,就会吸引不少片商的注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