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内阁共分190万?

作品:大明百官:暴君朱厚照|作者:倦鸟落旧林|分类:历史|更新:2023-06-29 00:07:47|字数:5308字

圣旨下达。

大明镇国府这台组织了半年的机器,开始了他的第一次高速运转。

北直隶一千二百录科进士,前往北直隶,开始结算、宣传、调拨兵力。

大明北直隶人口,八百四十二万。

朱厚照征募兵,允许军户丁余参与北上劫掠,至少能拉出二十万丁余。

奉旨抢劫!

还有这等好事?

当然,各家关注点不一样。

军户们看中的是土地。

军官们看中的官阶。

地方豪强们,看中的是东北的利益。

商人则是想要盐和东北后续的商贸利益!

“去吗?”

“得自备干粮……”

一些穷困潦倒的军户面露无奈,“咱们怎么负担得起?”

“当当当!”

就在军户们感慨自己无缘土地都听好了!咱们大名知府为了三公子招募乡勇,只要是军户丁余的都可以来!所有粮食、武器,都由三公子出了!”

“果真!”

“我我!我去!”

北直隶百姓闻风而动。

反正现在日子难过,不如出去赌一赌。

大明北直隶,最不缺的就是军户丁余了。

毛纪赶到济南,是五月十二日,朱厚照圣旨也正好到了济南。

朱厚照预判了可能的扯皮,于是懒得跟江南官员们扯皮,就挑起了一场“战争”,对外输出矛盾。

毕竟打不打,主动权在朱厚照手中。

至于南方,继续让江彬去祸祸,若是南方那群家伙趁机乱来,朱厚照可以撤回屯于太原的三万兵南下。

九边再配合一群想要抢劫的大明百姓,足够扛着九边一段时间,至于鞑靼人南下?

别逗了,九边那群军官中,不少人都等着发财呢!

一个鞑靼人头,一级官阶!

后方不断北上的地主豪强们,岂能放弃获取权利的机会?

当然,你要说大明的地主不都是一个阶级的吗?

这么想就错了。

地主之间,也是有三六九等的。

作为大明王朝地主可以分为南北两个派系。

南方地主,跟北方的冲突在于,南方是被北方吸血的地方。

南方很多地主认为,少了北方,他们的日子会很滋润。

南宋不就是这么过来的?

因此朱厚照发动这一场“战争”,除了输出矛盾,制造北直隶忙碌,让京中文官们不至于闲得蛋疼跟自己对着干。

更重要的是为了加大对北方的投资。

两千万两白银撒出去,除了东北能发财,北直隶、山西、山东、河南、陕西这些北方诸省也能发财。

当然北上搏命,钱粮自备,武器自备,怎么过审?

镇国府已经出了大量文吏,前往北方诸省,开始处理相关业务,进一步开始摸清楚各省的情况。

这是一条线的调动。

内阁调集地方干员入京,现在抵达北京的,多是离着北直隶近的官员。

所以现在,北方各省多是一群同知、县丞管理。

这群同知、县丞,原本被朱厚照一纸诏书,要让他们就地转正。

但朝臣进行了激烈的反对,于是朱厚照折中了一下,让他们配合安定好地方军勇自行北上的治安,明年正月初一,给他们转正。

从同知、县丞变成知府、知县。

于是,整个北方体系上下官员,全都为之一肃,开始为了自己的前程努力。

当然,也有一些南方籍贯的官员想要趁机发财,或者制止晋商做大,比如山西到任的那群淮商代言人。

为了各自的利益,怎么可能放任山西晋商得到官身呢?

所以,彼此之间,就有冲突矛盾了!

至于你说不能让地主拿到兵权?担心割据做大?摆脱,得到了官身,中原内可没有地方安置,能安置他们的只有北方边区和东北。

因此,这群北上的,后续就会整编成为边区镇守,若是他们选择脱离大明,可不见得能在鞑靼人的铁蹄下活下来!

此外,想要北上,总需要武器吧。

那锻造需要什么?

钢铁。

那么朱厚照缺钢铁吗?

没有一个十万斤日产的炉子,难道就不能有十个一万斤日产的炉子吗?

北直隶有私营铁匠铺,北方五省就没有私营的铁匠铺吗?

钱发下去,可劲的造!

反正朱厚照这一次的两千万两银子,就是要让北方地方经济火起来。

进一步拉平北方和南方的经济差距。

只有这样,南北方因为市场问题起冲突,双方之间既得利益者之间,就会产生裂隙。

有裂隙,就有机会。

于是,毛纪在看济南这边的公告时,就看到了自家人。

“老爷,陛下发来了一张三十万两银子的刀枪订单……”

家人压低声音对车内的毛纪说:“镇国府要求在明年正月之前,每个月从山东提供足额的刀枪,并且各地的匠户,不得随意的盘剥,至少给足他们工钱。会安排监督明察暗访,只要钱花出去,七成,就算我们过关。”

“也就是说,陛下给我们十万两银子的利。”毛纪咬着牙看向家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百官:暴君朱厚照》,方便以后阅读大明百官:暴君朱厚照第115章 内阁共分190万?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百官:暴君朱厚照第115章 内阁共分190万?并对大明百官:暴君朱厚照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