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上,阁老们面露难色,下边的官员们则不断商讨怎么安排县、土地情况、官员数额。
高层还是要脸,他们得考虑国家整体安全。
但下边的官员就比较赤裸裸了。
辽宁设立,能带来多少官位的空缺,他们就能开始瓜分当地所能产生的利益。
没人在意朱厚照想什么。
因为管理国家的是他们这些:“官”啊!
给你老朱家卖命,总得给我们好处吧!
倒也不是朱厚照妖魔化他们,而是他们祖上,相当一部分人,帮助朱元璋立国,确实立下汗马功劳。
朱厚照再看这群家伙的履历,出身。
发现新到任的家伙,超过五成,祖上是军户出身,三成是跟着大明第一代迁徙出去,开垦北方的南方百姓,最后两成中,一成是耕读三代的地主家庭,最后一成才是天资聪颖的寒门子弟。
也就说,这群人,其实压根不是他可以团结的对象,甚至就是敌人。
手在龙椅上敲着,朱厚照放下奏折,看着下边的群臣:“好了吗?”
杨廷和他们一愣,接着转身:“回陛下,已有大体腹稿。”
“好。说说看,你们打算怎么处理辽宁布政司的划分。”
“禀陛下,辽宁布政司,设锦州府、广宁府(今盘锦)、沈阳府、辽阳府、盖州府五府。
复州、铁岭州、安东州三直隶州。
泰宁卫(今朝阳)、福余卫(今抚顺)两卫。
另外,朵颜卫,划归北直隶直辖。”
杨廷和抬起头看向朱厚照。
朵颜卫,划归北直隶直辖,这是在告诉朱厚照,只要您镇得住窝在燕山山脉北方的朵颜卫(今承德),那么别说辽宁了,你就是把奴儿干直接变成大明直辖之地,那都是轻而易举。
关键核心,就在朵颜卫!
这个家伙如果一听大明朝要吞并他,十之八九有可能投靠鞑靼人。
朱厚照盯着杨廷和。
这个大明首辅,终究是不想要让自己轻易的对外扩张,而是想要拉着自己在关内做对手戏。
毕竟江彬在江南一日,南方不少士大夫的力量就会被摧残。
江彬是带着兵马过去的,还是北方的精锐。
就江南那种弱旅,还怎么跟江彬对着干?
因此,杨廷和还是希望先等关内问题解决了,再对关外动手。
“好,整挺好。那么就按照杨首付的办法办,兵部准备一下,调集一下粮草,同时命令昌平、蓟镇、宣府对外公布消息,朕决定将朵颜卫废掉,改为承德府,设立流官,直接由镇国府安置统辖。让边区的卫所全部做好准备,秋后北上,改土归流。至于朵颜卫的左右两个都督,告诉他朕此他们国姓,让他入朝为勋贵,献土有功,就封伯爵。”
朵颜卫最高长官是都督,一右一左。
右都督是正德十年册封的拾林孛罗。
左都督花当,则是正德二年册封,并且是朵颜卫实际话事人,同时他也是实际控制泰宁卫和福余卫的家伙。
至于拾林孛罗,这家伙是靠鞑靼人支持,才跟花当能骂两句的。
但也比泰宁卫和部分福余卫,日子好过多了。
直到现在,泰宁卫都没有左右都督,福余卫更是之后一个指挥,绝大部分部众控制在花当手中。
这也是为什么朱厚照直接选择逼着左右都督给自己一个答案,若是他们想要投靠鞑靼那就去,想要渔利那不可能了。
干系辽宁能否立下,未来经略东北的要冲,朵颜卫再想左右横跳,会害了东北。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是世袭罔替,还是变成蛮夷,就由他们打算。若是他还想要在大明和鞑靼之间渔利,就告诉他,没有这个好处了,要么变成大明忠臣,要么就当鞑靼的兀良哈万户,由他选。”
朱厚照看向惊愕的朝臣,拍了拍手中的奏折,吸引来他们的目光:“不必惊讶,朕此举,是为了吸引鞑靼人的兵力进来。朵颜卫必须要处理,不然燕山山脉的防御力,会极度薄弱。
这一仗,若是朵颜卫不识相,就得去找鞑靼人的帮助,鞑靼人抵达北直隶,就有很多战功可以领。朕的大炮,也能好好的招呼他们。
我们是防御战,所以,要做的就是将边城进一步加固。镇国府会安排兵马北上修堡垒,诸位只需要负责好后勤就行。
马上北直隶就要夏收了。今年乡镇大抵能比往年的军屯,多收个五成,足够支撑一场小规模的北伐。承德就在眼皮底下,不打,寝食难安。”
朱厚照起身:“五军都督府也做好准备,明日开始进入镇国府集训,朕去昌平坐镇,尔等好好处理国事。至于国事,朕只看税赋、机要、军情等,余者会发回内阁处置,六部配合内阁行事,上下一心,莫要为外围声音所累,此战,乃是大明根基之战,承德若下,昌平的等卫所,就能北迁进入燕山之间,蓟镇也能北迁其中。大明也能扼守燕山,截断鞑靼人东侵辽东的可能。”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