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三章 法务部的扩张

作品:我回到家乡种地的日子|作者:盘古斧|分类:都市|更新:2023-08-03 11:21:28|字数:13686字

这种情况,到了十三号,农历已经是二十八了,距离过年就剩两天时间了,这才回落了一些。

虽然大家都着急,但是过年还是要好好过年了,咱们夏国人哪怕一年到头都赚不了钱,回家过年那都是必然的。

随着外面务工的村民陆陆续续的回来了,平安寨这个昔日有些落后和偏远的小山村,再一次焕发出了不一样的活力。

“这还是咱们的村子吗?”

“大公路直通家门口,以前那是想都不敢想啊!”

“开车就能回到家了,这种感觉太好了!”

“连着这条村里面没多少人走的小路都已经建起来的沥青路了,不知道的还以为还在城里面啊,感觉都没有黄泥路了,这还是农村吗!”

“才一年没回来,怎么感觉变了大样子啊!”

“虽然阿爸阿妈打电话说,村里面能赚钱了,可我一直都不怎么相信,可现在看来,说不定咱们平安寨还真有些发达了!”

“这一片片连栋的,那是就是温室大棚,好壮观的!”

“之前我还不敢相信种菜能赚钱,如今看来,肯定能赚钱,不然怎么敢这么造啊!”

“……”

农村的青壮主力大部分还是吃了没文化的亏,年前准备出去打工,到了年后才会回来了,哪怕因为平安寨种菜,让一部分青壮年主力回流了,但是大部分的还是在外面,毕竟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他们根本就不敢相信就平安寨这样的地方,种菜还能发财,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哪怕家里面的人说的天花乱坠的,他们也左耳进右耳出,不可能说直接就辞掉工作回来的。

所以他们骤然之间回到家乡,看到平安寨的变化,才忍不住震惊和感概。

一直生活的平安寨,在大部分的人眼中,那都是非常偏远而落后的山村,因为在山里面,偏僻,交通不便,所以生活落后。

可如今的平安寨,还是那个平安寨,然而,当他们看到一条双向两车道的大马路能直通村口,村里面一条条小路都完成的硬底化和沥青铺设,还能看到一盏盏路灯,这根本就是城镇的配套啊。

虽然大部分房屋都依旧是错落在村子的每一个角落,但是在环村路建成,村小路完成硬底化之后,之前连串门都要爬上爬下,都感觉不方便,顿时就感觉整个村子都是四面八达了。

甚至连上山的路,都修建好了,环村路建好之后,山上山下就能通车了,羌寨如果说以前还有些悬乎在外,那么如今算是彻底的融入了平安寨的大家庭。

……………………

“呼!”村委会办公室,赵犇吐出了一口浑浊之气,伸开了一下懒腰,看着桌面上叠的老高的文件,脸上布满了苦涩。

这活,不是人干的。

他就是手贱。

干嘛要自己给自己找事情干啊。

做的平安寨村主任不说,还创立了平安农场,当了平安农场的董事长,还是平安蔬菜种植合作社的社长……

哎,这多职位加起来了,他是真的一天四十八个小时都不够啊。

当然,最大的原因还是缺人。

缺乏独当一面的人才。

平安农场开始做大做强了,可人才短缺始终是一个无法抹去的问题,特别是忙碌起来之后,就显得更加的明显了。

“老板,这是乾南村的合同,已经审核完毕了,没有问题!”这时候法务部的苏然抱着一大堆合同走进来了。

法务部除了苏然之外,方钧又招聘了几个律师,但是基本上都是新丁多,律师这行业比较高大上一些,大多数人愿意在大城市的高楼大夏上面,西装革履,喝着咖啡,和客户聊天,还真没有几个愿意屈尊降贵的来平安农场。

苏然是例外,苏然是有经验有能力的律师,他愿意来平安农场,更多的是个人原因,具体什么原因,赵犇也只是知道一些皮毛,再说了,这是苏然私事,他也不好过多掺合,而苏然的能力,却是他非常认可的。

这一次合同非常多,需要的律师也非常多,所以业务还是外聘的,但是做主的是苏然,所有合同最后都会回流到他的手上,除非有人认为能从苏然的手上讨便宜,不然大家都得规规矩矩,不要想着走合同漏洞。

“不是暂停工作了吗?”赵犇抬头,看着这一摞一摞的合同,头皮都发麻了。

“这是今年最后的工作,明天开始才放假!”

苏然说道:“目前已经完成了九个村子的签约,因为合同非常多,肯定会有一些纰漏,趁着过年放假这几天,我再梳理一下就行了,剩下的工作,只要没有太多的意外,过年之后最多十天半个月就能完成了,到时候整个项目就可以直接启动!”

“看你这架势,不打算回去过年?”赵犇问。

“我自请过年期间值守!”

苏然淡然的说道。

“请个屁!”赵犇没好气的说道:“全部放假,不用值守,就算着急也不是着急这几天的时间,不回去过年也行,在平安寨过年吧,休息休息,最早年初三开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我回到家乡种地的日子》,方便以后阅读我回到家乡种地的日子第二四三章 法务部的扩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回到家乡种地的日子第二四三章 法务部的扩张并对我回到家乡种地的日子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