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四三章 法务部的扩张

作品:我回到家乡种地的日子|作者:盘古斧|分类:都市|更新:2023-08-03 11:21:28|字数:13686字

秦山岳就是这么无耻,他斩钉截铁的说道:“我不要过程,只要结果!”

嘟嘟嘟嘟!!!!!

听着忙音的手机,赵犇恨不得把手机都砸掉了,恨恨的说道:“以前的秦老大不是这样的,越来越不讲道理了,也越来越无耻了!”

“我觉得秦镇长挺好的!”

陶映红笑着回应:“有魄力,负责任,敢于进取,越是落后的地方,越是需要他这种领导来破开局势,龙山得他,乃龙山之幸,再过几年,回首看看龙山,咱们都得感激他,他是一个好官!”

“别花痴了,人家有媳妇,伉俪情深的!”赵犇撇撇嘴。

“赵三牛,你这人怎么这么龌蹉呢!”

陶映红咬牙切齿的瞪了赵犇一眼。

赵犇没搭理她,在办公椅上躺下来,双腿翘在桌面上,昂首看天花板:“这可怎么办搞定这娘们啊,真苦恼!”

…………………………

针对藤原衡美的战略部署还没有什么结果,不过龙山种菜的项目倒是推进的很快,平安寨表现出来针对大势的‘屈服’顿时让很多村子开始行动起来了。

心动不如行动。

他们都认为平安寨在这件事情上肯定是吃亏了,所以在平安寨还没有反悔之前,最好迅速的完成了前期工作,最好敲定合作合同,这样的话,平安寨就没得反悔了。

平安寨种菜已经致富了。

如果单单是平安寨,或许大家还会犹豫一下,毕竟平安人为平安寨,人家是天经地义,可牛角沟做了榜样啊。

在平安寨的帮扶之下,牛角沟也加入了种菜序列,而且成绩斐然。

牛角沟那是一个比平安寨好不了多少的山村,几乎是全镇倒数的经济和发展,可是在区区几个月,已经开始不断的超越,特别是这两个月出菜速度提升,人均月收入哪怕扣除了成本和贷款,都能月入好几万。

这足够让人心动起来了。

在这种时候,村民是没有什么理智的,特别这不是外乡人来投资,他们不需要防备太深,这是平安寨,平安寨是龙山的,大家都是龙山人,龙山人不骗龙山人,因为有人这样做,会被戳脊梁骨的。

所以他们从本能情绪来说,是对平安寨有一定的信任的。

在这种情势之下,整个项目的推进速度可以说用神速来形容,另外还有镇府领导县府领导亲自下到村里面坐镇,他们更加放心了。

六号,农历二十一,北岸村最先和平安农场完成了一千六百亩的种植合同。

没有人想到,最没有存在感。

最低调了北岸,最先完成了和平安农场的合作合同,一共是八十七户菜农和平安农场签订了一千六百亩的种植合同。

对完他们只是用了三天时间就完成丈量土地,土地流转,合作细节的谈判等等工作。

但是事实上,这件事情在之前就已经进行的,最少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这是赵犇的一张底牌,主要是为了刺激一下气氛。

北岸是陶映红所在的村子,早就已经接触了,只是之前一直没有取得共识,另外平安农场也没有太多的资金支持。

后来贷款下来了,可这时候局势也变了。

但是北岸在陶映红的印象之下,一直都是闷声发财的意思,甚至在整个事情之中,没有显露任何的苗头。

而就是这样,才更加能刺激一些人的感官。

大家在这里争个不停的时候,人家北岸已经完成了合同签约了,就是说,北岸已经提前进场了,这不得让多少人羡慕妒忌恨吗。

这一刺激,顿时让很多人开始刺刀见红了。

八号,农历二十三,北方小年,龙山也过小年,而就在这个家家户户杀鸡拜祭灶君大老爷的节日,东岭村也完成了一千亩的种植合同,孙大庆的执行力比大多数村支书村主任还要高一些。

这时候更多人心急了。

九号,二十四,二月寨不甘落后,一千八百亩的规模,是目前所有村子除了平安寨之外,最大规模的种植基地了。

接下来,十一号,二十六,百里村在内的四个村子,一共完成了六千亩左右的合作签约……

这个头已经开了,接下来的谈判更加容易了。

不过平安农场那真是忙疯了。

这么多合作合同,单单是律所就聘请了梁州最好的三家,十几个律师在过合同,还要要落实种植基地,要亲自下去观察。

陶映红,方钧,杜千秋,包括市场部的邵东楼,后勤部的赵焱,都是一个人当成三个人来使用,每天是电话不停,脚步不停,平时人满为患的办公室,更是空荡荡的下来,很多人都下到村子里面,核实情况了。

赵犇更忙。

他要忙的事情太多了,这前期的准备,大棚的盖建,造价的核算,前期投资的资金筹备,和银行方面的谈判……

一天别说二十四小时,就算是四十八小时都不够用的,每天几乎都是在办公室趴着睡着的,腰酸背痛腿抽筋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我回到家乡种地的日子》,方便以后阅读我回到家乡种地的日子第二四三章 法务部的扩张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我回到家乡种地的日子第二四三章 法务部的扩张并对我回到家乡种地的日子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