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二章 终于回来了!

作品: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作者:早餐羊奶|分类:历史|更新:2024-02-09 00:11:05|字数:15640字

现在一到一天劳作结束,工人们总骑着驴马回家。

可对于工人来说,养牛马实在不划算。

没有不吃不喝的自行车省事。

另一辆马车内。

娜仁托娅和已经六岁的金豆子,爬在车窗边,看着缓缓向后倒退的大桥。

娜仁托娅感慨道:“小姐,每当经过这座大铁桥,我都会被深深的震撼到,总觉我四叔实在是太厉害了,恐怕这是整个天下,有史以来,最伟大的工程了吧?”

当时,四叔为了修建这座大铁桥,短时间内,让钢铁厂建设了五百个小型炼钢炉。

每天能产钢一吨。

到后来,增加到一千个小型炼钢炉。

日均钢铁产量翻番,达到两吨。

整座大桥,用掉六百吨钢、一百吨生铁、二十吨熟铁!

她犹记得,当时给钢桥打铆钉时,一只只通红的小坩埚摆放在钢桥上,一颗颗铆钉在坩埚炉中预热变红后,打入钢桥钢建构预留的连接处。

数千人,抡着大铁锤,把烧红的铆钉紧紧敲击在链接出。

这样波澜壮阔的一幕幕,她至今难忘。

她和世显成婚时,大铁桥钢建好。

首先通过的,就是她的花轿。

建筑这座大铁桥,对后来的燕京工业产生了十分大的影响。

水力轧钢技术越来越强。

制作出了一整套,能够轧制多种样式、规格的轧钢生产线。

建造起一千座,一次性,能出钢一百到两百斤的小钢炉,现在最多只能做到两百斤。

这座被命名为世纪之桥的大铁桥建成后。

钢炉、轧钢生产线就面临着没有用武之处。

也就在这个时候,有百姓突然搞出畜力收割机。

其中很多关键部件,就用到钢。

紧接着,有匠人研究出,手摇缝纫机。

虽然这种手摇缝纫机,一个人使用很不方便,往往需要两个人协助,一个人手摇一个铸铁小轮子,一个人在上下跳动,串线的针下缝制衣服,或者是,已经风靡燕京的各种动物皮制成的鞋子、靴子。

虽然不方便。

但手摇缝纫机一经出现后,就成了抢手货。

因为这种手摇缝纫机缝制的衣服,针脚更好看,而且比手工缝制更结实。

最近一年,整个吕宋,谁家成婚不给女子准备一个小巧的手摇缝纫机,都会被人笑话的!

如今,自行车需要更多钢铁以及轧钢生产线生产的大量预制件。

就连东旭,研究弹道需要精确时间,搞出来的钟表,据说也要由钢铁制作出来,十分精密的发条。

畜力收割机、手摇缝纫机、自行车、还有他们现在乘坐的这种更加舒适的马车,等等一切新玩意,成功消化了建铁桥时,不计成本新建的一千座小钢炉。

轧钢生产线稍微改造一下,就能为这些新鲜东西,提供预制钢件。

现在,四叔治下,他们乘坐的这种舒适马车,已经成为一种时髦出行工具。

富人购买。

就连普通百姓也购买,专门提供运输人的服务,赚的盆满钵满。

也就是需求量太大。

而这种马车制作产量跟不上,所以现在只满足燕藩内部,没有像缝纫机一样,大规模贩运大明。

不然,她可以肯定,移民会越来越多。

去年,从大明迁徙燕藩的百姓就已经超过五万名额,达到了五万一千多人。

有数千人是听说燕藩种种,没有在朝廷备案,偷偷贿赂海商,或者直接藏在海商的船上,跑到四叔燕藩的!

对于这种情况,四叔担心引起大明朝廷的误会,已经多次严厉提醒往来的海商,每次从大明出发前,一定要检查船上的每一个角落。

倒不是四叔不想要百姓。

燕藩太缺人力了。

只是,担心引起大明朝廷误会罢了。

就在娜仁托娅思考着,大铁桥建成一两年后,燕藩突然间新事物爆发潮时。

马车来到土桥村开办的工厂前面

八叔、周世显等人已经在工厂外面等着了。

宽二十米,长约百米的砖瓦厂房,除了门口侧面,挂着一块写着‘飞马牌自行车制作厂’木牌外,再没其他装饰。

粗犷中,也展现了工业的恢弘。

马车停下。

朱棣、徐妙云尚未来得及推车门下马车,八叔、世显已经走来,八叔拉开车门,高兴笑道:“王爷……”

朱棣无奈笑笑:“八叔,还是叫我四郎吧,亲切。”

随着权柄日盛一日,身边能和他平平常常说说话的人也没了。

八叔他们现在也拘谨了。

八叔穿着一身劳动布制作的分体式工装,一点都不像个工厂管理者,反而更像个工人,讪笑挠头,“四郎,你们可总算来了。”

朱棣、徐妙云笑着下车。

“八叔,这就对了,要是连你们都不跟我们寻寻常常说话,那我们可真是活的没意思了。”朱棣笑着握住八叔的手,微微用力拜托。

杨八叔明白,暗暗感慨,笑着点头。

“走,八叔,带我们进去看看你们的飞马自行车。”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方便以后阅读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第四百五十二章 终于回来了!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第四百五十二章 终于回来了!并对大明:我,朱棣,开局扬言夺嫡!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