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睢最后那句话让熊槐鼻子一酸。
“嗯,寡人会这样做的。”
随后便让昭睢离去。
此时熊槐想到了一首诗: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是啊,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古往今来农民起义归根到底是什么原因?很简单,活不下去,他们在起义初期(宋朝除外,宋朝特殊的体制造成了起义的性质不同)不是追求锦衣玉食,也不是追求封侯拜相,他们所追求的,无非就是吃口饱饭穿件暖和衣服。
每天能吃口饱饭穿件暖和点的衣服,这些底层人民吃饱了撑的去干造反这种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活儿啊?个别人除外哈,例如“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物以报天。杀杀杀杀杀杀杀”的张献忠。这货纯属造反造上瘾了。
可是,在封建王朝那些官吏根本就不知道适可而止这个道理,在他们眼中,这些底层人民就是贱民一个,天天跟他们对着干。用当年明月的那句话来说,他们就干两件事,一个是欺上,上面派人查政绩他们就做些表面工程,然后报点好看的数字上去,让上面以为他治下那是一片祥和,人人安居乐业,然后他就能升官;一个是瞒下,底层人民不识字,朝廷规定收一成赋税,他就去收三成,什么,你说这布告上不是三成?我说三成就是三成!我代表的就是朝廷!你这刁民,扁担大的字不识一个,还敢造谣质疑这布告的真实性?拖出去,砍了!
在这种情况下,朝廷一片乐观,认为自己是太平盛世,国富民安,人人安居乐业,无不歌颂我皇帝的声名!地下百姓呢?艰难存活,每天吃不饱穿不暖,拖着疲惫的身子去耕耘,然后还要交粮食给官府,最里面十句话有五句话是骂皇帝的。
最后,农民活不下去,造反起义,而上层的皇帝对起义预估不足,派遣没有战斗力的中央军队一波又一波的送,等中央军死完,给农民军喂大了后,只能让有战斗力的精锐边军去平乱,最后边军壮大,来个黄袍加身,得嘞,皇帝寄咯!
但凡能让农民吃口饱饭都不会有这个情况!
但是,古代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吏治,不能说是很好吧,只能说一塌糊涂。明朝刚刚建立就能揪出来一大堆贪污官吏,可见一斑!
(本章完)
喜欢楚定天下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楚定天下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