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这几句,就很形象的阐述了天地正气的存在,完全可以用来做为修炼的主导思想,来为现有的修炼体系做补充修改。
然而,诗词后续对十二位历史上忠烈之士的描绘,以及其中蕴含的典故,却并非这个世界所有。
李皓深知,若要构建一套完整且无瑕的修炼体系,这些细节都必须加以修改,以适应这个世界的实际情况。
同时关于陆王心学的有关内容,李皓也开始拿出来跟赵守讨论。
程朱理学在这个世界,已经盛行了百年,可以说在士人之中根深蒂固,即使是云鹿书院的学子,都可以说是深受荼毒。
李皓担心,贸然推出陆王心学,外界可能难以接受,甚至有可能会被直接打为异端,沦为千夫所指,到时再想要拨乱反正可就麻烦了。
因此,李皓将赵守视为试金石,希望通过与赵守的讨论,来感知外界对陆王心学的接受程度。
而做为赵守,他这么多年心心念念的就是要打破程朱理学对书院的压迫,只是一直苦寻不到办法。
之前,李皓在亚圣殿书写的横渠四句,已经为赵守打开了一道思想的缝隙。
如今,李皓更是在加快这一进程,帮助赵守进行思想上的“超进化”,让他能够更快地领悟并接受新的思想体系。
随着李皓与赵守的讨论愈发深入,两人仿佛置身于一片思想的海洋,不断探索、碰撞,激发出新的火花。
“院长,你觉得心学的核心思想,与儒家修炼体系能否进行融合改进?”李皓眉头紧锁,询问着意见。
赵守沉吟片刻,缓缓道:“心学强调‘心即理’、‘知行合一’,这与我们儒家修炼中强调的内心修炼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但理学强调‘格物致知’,我们以往也更注重外在法术的观察与学习,两者在方法上是存在差异的。”
“正是如此,”李皓点头赞同,“所以我们才需要找到一种方式,进行一次过渡,把向外求,改为向内求。
或许,我们可以从‘浩然正气’入手,将心学的‘心即理’融入其中,强调内心正则外在行止自然符合天理。”
赵守眼睛一亮,仿佛看到了新的曙光:“这样一来,儒家的修炼体系就不仅仅是对外在的追求,更是对内心世界的深耕。
修行者不仅要在行为上符合儒家规范,更要在内心深处秉持正义、善良与智慧。”
“对,这正是我想要的,”李皓赞同道,“我们要培养的,不只是光知道提升自身修为的儒生,更是内心充满正气、智慧与慈悲的君子。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目标。”
(本章完)
喜欢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影视诸天从知否开始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