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克兹(周推加更)

作品:人形发动机|作者:码字嗒|分类:科幻|更新:2021-03-02 20:02:05|字数:5068字

和谢书白告别之后,李明又去了另一个地方。

这里是是位于地下的的一个特殊部门,孟菲斯也在这里。

在孟菲斯的身边,还跟着何塞亚,防止孟菲斯有什么小举动。

在这里,孟菲斯身上的那套战甲正在被众多科学家们分析研究,孟菲斯操作着战甲将里面的各种数据导入到科学家们的电脑里。

这套战甲只是孟菲斯最次级的贴身轻甲而已,只有一些比较基础的功能。至于更加强大的适用于星际战斗的小型战斗飞船孟菲斯都没来得及带出来,和那艘货运飞船一起掉进了月球。

即便如此,这套最次级的战甲也是蓝星目前的超级黑科技,更主要的就是里面的各种数据。

里面包括了银河联邦的大致情况,一些星际武器的威力解析,大致的星际入门常识,还有银河联邦的官方文字、标准。

这些数据加起来得有几个EB的级别,要做到像孟菲斯的战甲里的智脑这样流畅调阅,起码也得是超级计算机级别的。

但是这个只有不到一个拳头大小的集成智脑就能轻易做到,研究战甲的科学家们恨不得把它拆开了仔细瞧瞧。

除了这个智脑之外,战甲的维生系统、扫描系统、辅助系统、动力系统、武器系统以及战甲的材料构成都是重点研究的对象。

从南极带回来的信号收发装置也是研究重点,这套装置可以做到星际通讯,太阳系内的通讯自然也不在话下,攻克这方面的技术的话对于未来的远距离探索任务有着巨大的帮助。

至少不会出现那种放飞之后就找不见的情况了。

EDPA组织可以说把所有能调来的科研力量都集中在了这里,就连51区的那支科研团队也被整体转移了过来,争取尽快破解相关技术。

哪怕是先山寨出几件能用的东西都行。

至于而那个被孟菲斯从逃生舱上拆下来的能量源已经送往了华国西部的特殊研究机构,科学家们正试图从中分析出这个能量源的原理结构。

这个当初被孟菲斯拆下来的能量源过去了七十多年之后,依旧运转正常,甚至于内部的能量也还剩下了一小半。

主要就是被孟菲斯拿去给自己的战甲进行充能。

根据初步计算,这个只不过一个立方米大小的超级电池的输出功率接近200MW,这种级别的能量转换不是裂变反应能达到的。

只有可能是聚变反应。

也就是说这是一颗人类目前还在理论阶段的聚变电池。

正是因为它里面蕴藏的能量太过巨大,所以关于它的研究必须要远离帝都。

这三个项目中的任何一项都是巨大的工程,单靠蓝星上任何一国的科研力量实在是太过有限,时间又紧迫,所以共同协作才是正道。

除了这三个科研方面的研究项目之外,还有一批社会科学和人体工程学方面的专家正在由李明1比1复原的高塔里进行相关研究。

之所以要在这里修建这么一个高塔的复制品,为的就是从中找到观察者背后文明的蛛丝马迹。

虽然观察者为了适应蓝星进行了相关的改造,但终究是外星人,在外面的时候或许因为潜伏的原因对方会特别小心,注意不暴露自己的身份。

但是习惯这种东西总是很难改变的,从高塔里的布置、风格,操作系统的布局等等各个方面总能推导出这位观察者的爱好习惯。

甚至根据里面各种物件的尺寸,还能推导出观察者的身体特征,再结合马尔克思他们的描述,就有很大的机会搞清楚观察者背后的文明究竟是谁。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信息差是蓝星要克服的第一个难关,也是目前最有可能克服的难关。

要不是实在不好把高塔从山洞里弄出来,李明都想把高塔整个带回来的。

最终,他们从南极的洞穴里,只带回了那几套能用的设备以及观察者的各种收藏品。

至于被观察者当作战利品收集的蓝星传承,在经过了一番研究之后,何塞亚只能先把它们都给封存了起来。

传承的灭绝在数百年前,时光荏苒,现在想要找到当年的血脉留存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而且这些传承开启所需的物品也都被观察者给销毁了。

除非能从星河带回替代品,否则这些传承基本不存在被激活的可能性。

经过这些天的研究,社会学家和人体工程学家们已经对这位观察者所在种群的身体特征进行了初步建模。

对方是一个身高在1.2到1.5米之间的物种,体表应该有诸如鳞片、几丁质之类的东西覆盖。

上肢比下肢要长,有类似于手指脚趾的末端关节,但是构造比较独特,有点像是钩爪状结构。

腹部相较之其他部位要大一些,头部视域很大,推测双眼应该是分布在两侧而不是正面。

看着这个复原出来的初步图像,李明思来想去也看不出这象个什么东西。

何塞亚也是有些迷茫的样子,似乎也不认识这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人形发动机》,方便以后阅读人形发动机第83章 克兹(周推加更)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人形发动机第83章 克兹(周推加更)并对人形发动机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