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回来没有别的事情,刘老爷也常常来店里,和伙计闲聊谈天。
有一天,这刘老爷拿了几件东西进来,说是都是自己的心爱之物,价值连城,但是苦于最近手头太紧了,想要把它们卖了,换一点现银子,周转周转。
他与伙计相熟,便向着这家珠宝首饰店收不收。
如果收的话当然最好,即使不收,就放在店子里寄卖,也行。
伙计就问是些什么东西。
刘老爷把东西拿出来一看,是一尊玉佛,这玉佛有一尺五六寸高;还有一对白玉花瓶,一支玉镶翡翠如意,一个扳指,这几件东西,伙计看了之后,估摸着大约值五百两银子左右,但是刘老爷却要卖五千两。
如果卖出去了,刘老爷说,给伙计100两的酬金。
就算没有卖出去,刘老爷依旧给伙计10两银子的辛苦费。
伙计一听,还有这样的好事,便答应了下来。
伙计知道,这几样东西肯定是卖不出去的,因为价钱太虚高了,除非是冤大头,否则没人会愿意要的。
好在,是寄卖东西,也不太占地方,就当是当了一个摆设,放在店子里,又有钱拿,何乐而不为呢?
这几样宝贝在店子里摆了三个月,虽然也有零零星星的顾客询问这几样宝贝的价钱,当他们听说了报价之后,全都毫无例外的被吓的直吐舌头,没有一个人敢还价购买它们的。
不过有一天,一个陌生人突然来到店子里,买了一些手镯、手珠之类的小玩意儿,还的价钱,非常合理,批评东西的话,也非常在理,一看就是一个老行家。
这老行家看了那几样宝贝一眼,突然两眼放光,仿佛是遇上了什么了不得的东西一样,却并没有做声,只是默不作声的走了。
不过没过几天,这老行家便带了两个人进来,要看那寄卖的玉佛、花瓶和玉如意。
伙计也没有多想,便把这三样宝贝取了下来,给他观看。
老行家对着这三样器物看了又看,嘴里赞不绝口,说这东西非常宝贵,在这大明王朝都找不出几件这样的好东西了。
店内一个伙计,看老行家这么喜欢这个东西,便随意打趣道,这三样东西,价值七千两银子。
哪知道老行家听后,摇头道:“这东西虽然是好东西,不过却哪里值这个价钱,最多不过一半的价钱罢了。”
一万两银子的一半,是多少?不就是三千五百两银子吗?
伙计见这老行家这么说,还以为这些宝贝能够卖出去,便又把那个扳指拿给老行家看,并且说的明明白白,这扳指和前面这三件宝贝是一起被人寄卖的。
老行家看了扳指之后,也十分中意。
随后他说道:“就算加上这个扳指,也值不了七千两银子。”
伙计们一听,有戏,便让这个老行家还价。
老行家说道:“刚刚不是已经报过价钱了吗?三千五百两银子。”
一个伙计说道:“你说的三千五百两银子,是那三件宝贝的价钱,怎么加上这个扳指,还是三千五百两呢?”
老行家笑了笑,便说道:“也罢,那便四千两吧。”
四千两已经很高了,如果这些东西是伙计的,肯定早就卖出去了。
但是,这些宝贝是刘老爷寄卖的,而他想要的出售价格,是五千两,这和寄卖的价格有着一千两的差价,伙计自然不敢卖了,几个人又商量了半天,伙计说六千两让对方拿走。
老行家还价为四千五百两。
因为价格没有谈拢,老行家随后便离开了。
他走了之后,珠宝首饰店的伙计们凑到一起,对这几件宝贝看了又看,实在是看不出这些宝贝哪里值四千两了,根本就是五百两银子的货物。
他们不明白,老行家为什么要出四千五百两,这么高的价钱。
他们看不明白,便请来了相熟的行家,帮忙看一看这些宝贝的蹊跷。
结果所有行家都说,这些玩意儿加在一起,最多五百两银子。
这就很奇怪了。
因为那个老行家并不像是不懂货的,说话也很内行,怎么就肯出高价买这些东西呢?
伙计们都感到有些莫名其妙。
第二天,老行家又来了,这一次还带来了一个人,这人看了之后,便又加价到了四千七百两银子。
依旧没有交易。
随后的几天,老行家天天往他们店里跑,来一次,加一点价钱,最后加到了五千五百两银子。
伙计一想,这生意划算啊。
加上多余的五百两银子,以及刘老爷答应的,售卖出去后的一百两赏银,这一下就让他赚了六百两银子啊,这怎么能不让伙计动心呢。
于是伙计就答应了下来。
不过,那老行家说钱没有代够,需要给他十天的时间筹备银子,不过他拿出了五百两的银票,说是作为订金,十天之后,一定拿钱购买这些东西。
而且他还保证,如果十天后他没有来,这五百两银子,他便算是送给伙计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