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每个人的心头,都有这些概念!
这么往自己的内心上一格,可不就把这些概念照见了吗?
再穷理的推究去,这些概念是哪里来的?我这心本来如何?
那段真言,也就呼之欲出了!
他把自己参悟到了说与别人听,引起了轰动,跟随有人,于是形成了一个学派,因为他姓黄,故而被成为黄派。
黄安博并未反义理学,只是在格外物之外,新开了一条路:求诸于己,格自己!
他依旧承认“格外物”这条路,但是认为这条路艰深难走!
不如自己的黄学这条路,是得道的速成之法!
黄学在学术界虽然引起轰动,也有不少的跟从者。
但是,科举取士依旧以传统义理为正统!士人要科举入仕,依旧把精力放在这一派的大家着作上。地位无可撼动!
黄学在黄安博死后,发展混乱。
主要形成了这几个支派:
其一,经典派,恪守黄安博的着作,没有什么建树。
其二,守虚派。
既然无声无恶心之本,那么,追本求源,就该守此虚无本源啊!
这才是正道!
他们认为黄安博也没走正道!
致良知、为善去恶什么,是舍本逐末!
并且跳出义理学派了!
他们由己而推诸于外物,既然我心本是无,外物自然也是无,哪有什么仁义之类的天理存在啊!
又从万物,反推生演万物的天理,天理之性也是无,并无仁义等秉性!把义理派的一套逻辑都给推翻了。
其三,唯我派。
这一派与守虚派一样,把义理学派给否了。
但是,并没有走向守本——守虚无的方向。
而是舍本逐末,走向了另一个方向。
这方向与黄安博的“舍本逐末”,追求为善去恶致良知,仍旧守着儒家价值观不同。
他们走向了唯我独尊的方向了。
天理算个什么!虚无而已!
儒家算什么,我认你,你才能起风云,我不认你,你什么也不是!——其他诸家也一样!
圣人又算什么!
圣人的是,关我屁事!
我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谁也不管不着!
我认可什么,什么才是对的!
我是我自己的主人!
我特么就要穷奢极欲……
义理学派本是叫人自我修炼,钳制内心的欲望的!
然而发展着发展着,就走偏了。
物极必反。
走向了反面。
成了促进放纵欲望的了!
三四十年前,楚地出了个叫林执的猛人,公然着书立说、开学讲授,说“圣人之是未必是”,是这一派的典型。
黄学,朝廷(传统义理学派)能忍!
守虚派,也能忍!
但是,这个唯我派,是真忍不了!
林执被判为妖言惑众,拿下问罪了!他的书被定为禁书,搜查烧毁,不得传播!
但是,执行力不强。
时隔日久,更形同虚设,犹如掩耳盗铃。
如今书店近乎公然售卖他的书。
犹如前世街边大妈问“要盘么”?
……
——————
喜欢从今天开始亲政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从今天开始亲政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