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医术,接不上去!
针灸止血,麻药镇痛,这些都好说,伤口感染,却是要命!
这时可也没什么抗生素!
只能开补血补气的药,寄希望于他的体质。
能撑过去,那就能保住性命。
撑不过去,那就得准备后事了。
冯泽发着低热,躺在病床上,浑浑噩噩,稍有清醒,便问炎军打到哪里了?
炎军来打,举的大旗是:蜀王昏聩残暴,为求长生,任命宠幸的宦官,搜罗婴孩,取脑髓炼丹!阳奉阴违,嘴上尊奉炎帝,实际上却违逆炎帝旨意,大逆不道!故而炎帝兴起王师,征伐昏暴之民贼!
蜀都京中的官僚,都人心惶惶!尤其是听到一个又一个的不利消息之后!私底下,暗暗的串联着,商议着面对这样的局势,该怎么抉择!
冯泽便是“投降派”的领袖。
他并不是正经的门户出身。
而是出身于商户,一个家资巨万的家庭,素有才略!
他本没有机会科举入仕做官的。
做丞相,更是不可能!
然则,机会来了,挡也挡不住!
蜀国财力不足,朝廷卖功名捞钱。
冯泽家出钱卖得功名,有了机会参与科举!
他又才略,运气又好,顺利考中,并取进士,入了官场!
官场之中,他这样出身的,并不少见!
甚至还有没参加科举,直接买官位来做官的!
他们这些官僚,并非正经出身,在官场之中,被正经出身的排挤着。
自然而然,双方形成了两派!
……
七月十五,中元节祭祖之日!
经过半年的改建、修建,大炎帝国各路城中的寺庙道观,纷纷的把英烈牌位请了进去!夏邦历史悠久,各路要找英烈,总是能找的到的!
在炎国,大的寺庙道观基本上都是官府出钱粮修建起来的。里面的僧人道士也是官府养着的!
当然,官府不是直接的发薪俸去养他们。
而是划产业(主要是土地)给他们。让他们去经营,自己养自己。并且还免除了他们的赋税!
因此,寺观是朝廷的产业,相当于事业单位!僧人道士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这些人,闲着也是闲着,光吃不生产,犹如废物,不如废物利用起来,来给我大炎帝国的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设增砖添瓦!
炎都。
内城。
皇宫的南面,朝廷的部衙寺院等机关分立在两边,中间形成一个大广场!
广场的北端,新起了一座高大的纪念碑。
那碑耸立着,高五丈,东西一丈,南北六尺。以御窑烧制的金砖砌成,灰白色,仅这碑身,便用金砖5000块,作价银5万两。
纪念碑耸立一丈五尺高的两重高台的正中心。四面都有台阶,一面二十七阶。
那碑的南面,镌刻着这样的金色的文字:
·自古以来,在保卫家国,与外敌做斗争中牺牲的夏邦英烈们,垂世不朽!
·自古以来,为解民倒悬,与暴政做斗争中牺牲的夏邦英烈们,垂世不朽!
这字出自刘玄之手,为此还专门购买了书法大宗师技能。
字学的端端正正,庄重严肃!
本来只想到前一句。
但是写了,却觉有些不妥当!
因为,细究历史,炎地这两路,原先都是蛮夷之地,夏邦扮演的并非抵抗入侵外敌的角色,而是踏马的入侵者的角色!
夏邦在这里,施行了殖民统治!
站在这块大地上,说什么与外敌做斗争中牺牲的夏邦英烈垂世不朽,很有点不要脸、不正义的味道!
再深究历史,夏邦的这祖地十五路,原先所指的地方,也不是今朝的现在的地方。
今朝的很多地方,在很久很久以前,踏马都是蛮夷之地。
夏邦先祖,只占有很小的一块地!
如今的这十五路,并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说直白了,是铁与血中抢夺来的!抢到了手,时间长了,数千年的岁月流淌,就忘了是别人的了,地上的百姓融合一体,也忘了什么夏民蛮夷之别了,都成夏邦之民了。
这样的黑历史,深究起来,毕竟尴尬。
这种[辟疆拓土、开化蛮夷](侵略殖民)的历史叙事,必需要做出修改!
对于这种伎俩,刘玄是很有经验的!
前世,某国玩这一套,就十分的溜!
刘玄借鉴了,于是,就生成了后面的那一句。
·侵略殖民?
·没有的事!
·那是解民倒悬!
·我夏邦就是善良,看不惯蛮夷的残暴统治,于是倒贴钱粮人命,去与之做斗争!把那万千的在残暴统治下的黎民,拯救出来!
顺便,这种与暴政做斗争,也把太祖起义正义化、强调了一番——毕竟解民倒悬,正义之师、王道之师!这对刘玄巩固皇权是有益处的!
碑的下方基座上,与人高处,还刻有浮雕,四面共十二幅。其中就有刘太祖起义的。想当年,太祖起义,左臂上系一条红布做标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