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罪己诏下,朝野震动。
曹琳、梁集闻之,大大的松了口气。
今上已经定了调子,锅让死鬼先帝们背了,不会扣到他们的身上!
·不枉我等忠心耿耿、为君分忧啊!
·终究还是有君臣之义在的!
高洁、周成暗呼可惜。
百姓闻听,称颂不已:今上真踏马的太圣明了!
福寿宫中。
孙曜知道了消息。
无限悲苍!
孙家一落千丈,完蛋了。
刘家也显贵不再,也从天下第一家族,陨落进尘埃了!
罪己诏?
居然向草民们下罪己诏!
贵为天子,岂可如此?
真是把先帝们的脸都丢尽了!
那些宗亲勋贵,将被发往皇陵。
刘玄彻底的得罪了他们、动了他们的利益。
对他们能够反省自身、改过自新,不抱有什么幻想。
“他们的心底,恐怕会日日夜夜的咒骂我,希望我早点死!”
天宁宫。
刘玄与曹少钦谋于暗室,命他派人去,紧紧的盯着他们。
若有非议,图谋不轨的,要及时汇报。
这种事情,不能手软,要秘密杀掉。
皇陵本有守军。又派了一个新军连去。名为加强守卫皇陵的力量,实为控制守军,严防作乱!
他们的家人,也将被一同发往皇陵。随身不允许带钱。
不允许再拥有仆婢。
所有仆婢,由内廷集中管理。
所有家财,全部收没,归于内廷。
仅京中勋贵之家,就抄得金28万两,银550余万两。
外地宗亲勋贵的抄没,由内廷派在各地的内使、各地官府联合办理。
原来每年支给宗亲勋贵的爵禄,则转入国库,成为财政收入。
内库收入暴增!
刘玄大喜过望!
朝野还没从减税(十税一,减到二十税一)、罪己诏里回过神来,翌日,二月初六上午,内廷里又发出皇帝的旨意:当年赋算免除!
这就更令人惊喜了。
粮税是向自耕农、地主收的,减税了,对他们有利,当然是个好消息,值得高兴。
但是,对于佃户阶层来说:关我屁事!
但是,这回连赋算也要免除了。
这就也关系到佃户们的切身利益了。
这对他们也有利!
所以,他们也高兴了!
反正就是整了宗亲勋贵这颗毒瘤,基本上全民都得利、都高兴,是件喜大普奔的事情。
清流也高兴啊!
坚持了几十年的主张,终于得到了实现。
我们为民除害了!
百姓们啊,你们在捧皇帝的时候,也不可忘了我们呀!
清流们在行动!
本来这件事,是刘玄与清流秘密合谋的。
此时,刘玄收割民心了,清流岂甘落人于后?
今上固然是圣明的!
但我清流也是功不可没!
今上是听了我清流的进谏才有此圣明之举滴!
清流那路货色,的确有欺世盗名的属性。
就喜欢往自己的脸上贴金。
没什么贡献,也要虚构情节,自我吹捧!
何况这件事中,他们的确有些贡献呢?
那就更是大吹特吹了!
他们的自我标榜,分食了刘玄的民心。
更令他们的民望增强!
这是刘玄难以忍受的。
在涉宗亲勋贵案的破事中,曹琳一派由于要帮皇帝挡枪、背锅,名声不大好!
此消彼长,更为不平衡。
刘玄有意敲打清流一番!
他寻了一件事来借题发挥!
高洁曾任刑部尚书。
为了吹捧他,坊间有部小说,十分的有名气,叫做《高玉良先生居官断案传》,共四卷七十二回。
每回一个故事,通过演绎,彰显了高洁(字玉良)刚正廉明、为民请命的高尚品格。
正像百姓期盼圣明君主一样,百姓也期盼清官良将呀!
这样的故事,正是合乎百姓胃口的、喜闻乐见的。
所以,所传颇广,影响不小。
故事还没改编为戏曲等形式,进行演绎传播。
然而,书中所述案件,无一是真,无一是高洁的实事。
曹党非议清流中人欺世盗名,义理派彭秩等人鄙视清流,也不是无的放矢!
刘玄不满清流。
但是并不自己出手。
命曹二去探望曹凯,送了点补品——听说他身体不好呀,顺便闲扯了两句,暗示了一番。
曹凯何等的人精?
领会了皇帝之意!
曹琳见高洁嘚瑟,就心里暗恼,闷闷不乐!
这天回到家中,去问候老父。
曹凯便将事情给他说了。
曹琳闻言大喜!
这可是陛下叫我做的呀!
正当高洁人逢喜事精神爽、民望大涨的时候。
忽然,乐极生悲!
吏部尚书于朝悟,递送了个奏本往内阁。
奏本里,这位于大人扮演了一个不畏强大的刚正形象,勇敢的揭露首辅高洁欺世盗名之事!主张要对朝野的这种不正之风,进行严打肃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