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溪察觉到,于金凤很可能认出来梵文。
真是没想到,居然真的有人懂梵文,高手在民间,奇人无数。
于金凤仔细的看了一会,才对沈溪说道:“这是一尊湿婆像,材质很可能是印度胡桃木,背面的梵文,讲的是一个传说。”
白东平很好奇,也想拿过去看看,于金凤似乎话没说完。
沈溪问道:“于老学究天人,博古通今,让人佩服。”
于金凤笑了笑,这沈溪不问什么传说,却是吹捧他,让他摸不透。
白东平喊他来,就交代过,沈溪看上去面慈心善,实际上却是心狠手辣,一定要谨慎言行。
于金凤懂白东平的话,说是让他谨言慎行,实际上是告诉他,不管看到什么,都别起贪念。
是的,看到了湿婆像背面的梵文,于金凤心里有了贪念。
这是一尊印度孔雀王朝前期的木雕佛像,拿出去拍卖,能够拍出天价。
特别是印度的教众,绝对不会让这样的佛像流落在外的。
太不可思议了,沈溪居然能够搞到这东西。
白东平忍不住了,问道:“于老,别卖关子,什么传说?”
于金凤扫了一眼白东平,看到了其眼底的警告之色。
不禁心里一惊,当即收起小心思,笑道:“传说其实没什么,就是一段湿婆是毁灭之神的故事。
说他有极大的降魔能力,额上的第三只眼能喷出毁灭一切的神火,曾烧毁三座妖魔城市和引诱他的爱神,得三魔城毁灭者之称。
诸神和阿修罗搅乳海时,他吞下能毁灭世界的毒药,颈部被烧成青黑色,得青颈之称。
这些其实没什么,主要是这佛像本身,价值极大。
我猜测是孔雀王朝前期,但也有可能是吠陀时代后期的东西,因为这种湿婆像,与后期的一些形象有很大差别。
可能是原始像,这种像身估计存世不多,印度一些神庙或许有一两件,但也有可能没有,毕竟经历那么多战乱,就算有,估计也在欧美的博物馆里。”
沈溪与白东平,都听明白了。
木雕佛像本身价值不菲,背面梵文就是个介绍。
沈溪意识到,藏于佛像之内的兽皮古图,看来与佛像似乎没什么关系。
难怪文字都不一样。
想了想,跟服务员要来纸笔,沈溪写了古图上的几个字出来。
“于老,不知道这文字,是哪个国家的文字?”
于金凤接过纸张,看了一眼就抬头,惊奇的看着沈溪,“你怎么会写这种文字,这有点像是彝文,但又不太一样,似乎是古印度印章文演化出来的。”
“彝族文字?印章文?”沈溪诧异问道。
于金凤点点头,随即说道:“我也只是对古文有点兴趣,但涉猎不多,你写的这个认不出来啥意思。
我想你很可能得到了什么线索,如果想把文字翻译过来,我建议你,可以去孟加拉湾沿海的几国,打探一下。
或许一些古村落之中,有人还在延用这种文字。”
说完,于金凤意味深长的笑了笑。
沈溪不得不佩服,这于金凤很精明,已经猜到他可能得到什么东西,上面就是这种文字。
不过猜到也无影响,而且看上去于金凤也不似装的不认识。
毕竟这种文字太生僻了。
当然,也只能是感觉,其实就算把兽皮古图拿出来,让于金凤全部认出来,沈溪也不担心什么。
现在经过于金凤一说,沈溪也没了都是兴趣。
这个东西出现在明朝的商船上,年代久远,这种文字到现在,还有没有人使用,都是个问题,寻找根源的难度相当的大。
关键的是,不知道有没有寻根溯源的价值。
不过意外的是,木雕佛像价值连城,这个可以放出风去,让印度富豪花巨资买回去。
白东平终于拿到了木雕佛像,查看起来。
最后他看到了底座的那条缝隙,不禁扫了一眼于金凤。
沈溪开始收拾东西,先把瓷瓶包好,放入密码箱内,又看向白东平,白东平醒悟,当即把佛像递了过来。
收拾好东西,沈溪对于金凤,白东平两人感激说道:“实在是感激不尽,让二位千里迢迢的过来,这是一点心意,就当是交个朋友。”
一边说,沈溪一边取出两张卡,里面各有二十万。
可以说掌掌眼,在行内这个车马费不低了。
白东平由于有于金凤在,他就不能推辞,当即笑着收起,于金凤也点点头,拿起了卡,只见卡上写着金额数字。
见此,于金凤不禁好笑,这个沈溪有意思。
这点小钱,对于白东平喝于金凤来说,不算什么,但白东平都收了,于金凤也不好矫情。
沈溪对白东平印象不错,会做人。
收钱就是这个事到此为止,没见过,不能说。
不收钱,那不仅仅会让沈溪欠下人情,这个事也不能算结束。
沈溪虽然不是很懂,但也知道不欠人情最好。
随后,三人喝茶闲聊,云淡风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