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再夺两城

作品:战国之大秦质子|作者:一夜星辰天|分类:女生|更新:2021-12-30 07:32:48|字数:8124字

就在秦公嬴连与大良造吴起率领大军主力进驻临晋城中进行休整的时候,其余的秦军也并没有停下自己克复整个河西的脚步。

五万精锐秦军在将军全旭的率领之下,从秦军主力驻守的临晋城出发,向着东北方向河水三渡中的蒲坂渡口直扑而去。

经过半日激战,驻守蒲坂渡口西侧的数千魏军被全旭所部全数歼灭,蒲坂渡口落入了秦军的掌控之中。

伴随着河水三渡:龙门、蒲坂、风陵三座渡口河西一侧被秦军牢牢握在手中,河西之地连通魏国河东腹地的三条线路已经被秦国彻底地切断了。

这也就意味着河西之地剩余城邑已经完完全全成为了飞地,而那些还不知道大军战败的魏国守军已经变成一支支孤军。

秦军精锐击败这一支支魏国孤军,彻底拿下这片秦人期盼了数百年的河西之地,已经毫无疑问地成为了一个时间问题。

为了数以百万计的秦人期盼了数百年的这一天尽快到来,在夺取了蒲坂渡口之后秦将全旭以及其麾下的数万秦军没有进行休整,全军轻装简从向着北面依旧控制在魏国河西军手中的合阳城扑了过去。

遵照主将乐羊命令驻守合阳的数千魏军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数万名身着黑色甲胄的秦军便已经兵临城下了。

站在并不算高大的城墙之上,看着远处那一片铺天盖地的黑色身影,合阳守将脸上浮现着的是一股化不开的担忧神色。

合阳城外突然出现一支人数不下数万的秦国大军,更为重要的是这支大军之中的士卒一看便知道是久经战阵的精锐之士。

在这秦魏两军交战的关键时刻,这么一支大军出现在合阳城外到底意味着什么,这名魏国合阳守将心中已经有了几分计较。

如果他没有预料错的话,前方那场决定河西归属的决战如今已经落下了帷幕,而最终的结果恐怕并不怎么如魏军一方的意啊。

想通了这一点之后,合阳守将那因为城外数万秦军而显露出的阴沉之中,倒是更添了几分悲凉之感。

他已经预料到今日他或许可能就要和身下这座合阳城一起,覆灭于城外那支秦军精锐即将到来的猛烈攻势之下了。

而就在这位合阳守将为了自己的前途感到悲哀之际,他的耳畔忽然出现了一道声音。

“如今秦国大军兵临城下,相信要不了多长时间便可攻破城邑。在此危亡时刻,将军何不早作打算?”

听到这句明显带着特殊意味的话语,魏国合阳守将随即将目光看向了声音传来的方向,发现说话之人原来是他手下的一名千人将。

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这名千人将并不算是土生土长的魏国人,而是出身河西合阳本地的一户富商之家。

在这兵临城下的危急时刻,这位出身河西的千人将说出刚刚那番话语,投降秦军的意思已经是昭然若揭。

甚至不仅仅是这位千人将,就连他身后的家族恐怕也早已经与秦军有所接触,就等着里应外合秦国拿下这座合阳城了。

当思绪转到这里,合阳守将的双眼猛然瞪大,然后他本能地就要摸向腰间那把跟随在他身旁十数年的长剑。

可是还没等这位魏国合阳守将的右手摸向腰间长剑,他忽然感觉自己的脖颈之上却是传来一阵阵寒意。

等到这位魏国合阳守将抬头一看,那散发出阵阵寒意的东西不是别的,正是一把露出幽幽寒光的锋利长剑。

看着那柄长剑,合阳守将根本就不敢有一丝异动,他知道自己只要稍有动作便会惨死当场。

带着几分恐惧的神情顺着那锋利的剑刃向上缓缓看去,直到看到了那名千人将的戏谑神情,这名合阳守将才勉强挤出几分笑意。

“公孙兄弟,有话好好说嘛。这些年来,我身为这合阳守将,也是没少关照你们公孙商行的生意。咱们是一家人,还有什么话不能敞开来说呢?”

“既然将军认我这个兄弟,那么作为弟弟的我也给兄长指一条生路。”听到合阳守将的话语,千人将带着几分笑意说道,不过他说的时候他手中的锋利长剑却是丝毫没有挪开的意思。

感受到这一点的合阳守将自然知道这位跟随自己多年的千人还没有完全信任自己,当即迫不及待地说道:“生路,我选生路。”

“这条生路便是打开城门,放城外秦国大军入秦,然后和我们一起归降秦国。”看着自己剑下的守将如此言行,千人将也不废话,直接将胸中计划和盘托出。

不过就在千人将说完这条生路之时,他却看到合阳守将原本的神情已经被一股迟疑所取代,好似这位合阳将军心中有什么顾虑似的。

数息之后,就听这位合阳将军带着几分迟疑说道:“公孙兄弟,别怪作兄长的没有提醒你。今日,你如果要是选择打开了城门,投降了秦军,那你和你身后的家族可就没有了退路。”

“如今前方秦魏大战的局势还没有明朗,要是此战乐羊将军胜了秦军,那么你和你的家族恐怕在这合阳之地就很难立足了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战国之大秦质子》,方便以后阅读战国之大秦质子第391章 再夺两城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战国之大秦质子第391章 再夺两城并对战国之大秦质子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