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唯有利益二字!“
“什么事情都是围绕这两个字而衍生出来的。“
“这回服了吗?“
………………
刘邦,刘备,刘秀等人满眼都是笑意,他们觉得康朝皇帝的水平也不怎么样啊。
尤其是李世民,出身于顶级大贵族,从小就锦衣玉食,他怎么可能真正的了解民心呢?
这就跟你没有住在两三平米的房间里,你就永远不知道底层百姓对于房子的渴望。
你也不会明白,底层百姓为了房子能做出怎么样的选择。
你会觉得不就是一个破房子吗?
这有什么好争的?
说不定还没有他身上的一件衣服贵。
不光是底层无法想象顶层的生活。
其实顶层也无法想象底层的生活。
因为这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思维模式。
刘秀可是经历过生命中最黑暗的时候,他才真正的了解了这些,
显然李世民的人生经历中并没有这种。
大魔导师:
“什么叫做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呢?“
“其实就是缺乏真正的实践和体验。“
“李二,你这明显就是经验不足!“
“你真正下过底层没?“
“不要给我说什么装装样子种种庄稼,就真正的了解了底层了。“
………………
赵匡胤眼中满是玩味。
这一回看李世民还怎么反驳?
这不是被吊打吗?
而此刻的李世民颓然的坐在了椅子上,他额头青筋直冒,什么时候出身低微也成了一种炫耀的资本呢?
难道一生之中没有挫折,没有掉到社会的最底层,就真的没有资格跟你们谈论这些吗?
可是,陈通分析的这些道理,他却没有办法找出任何漏洞。
这可是利益导向分析出来的。
李世民都感觉到了巨大的压力。
千古李二(明主罪君):
“就算大分裂时代,百姓们希望有一个强悍的君王。“
“但是!“
“这一个人就一定是赵匡胤吗?“
“这也未必吧!“
………………
陈通摇了摇头,你还要继续挣扎吗?那我就一锤敲死你!
陈通:
“这就不得不说赵匡胤的能力了!
赵匡胤他立了一个非常好的人设。
会打仗,爱惜士兵和子民,然后就是公事公办。
你知道赵匡胤曾经干过一件什么事吗?
他当年驻守城池,等到晚上的时候,他老爹从外地赶来,想要入城。
可赵匡胤却因为天色已晚,根据律法,不得擅自开启城门为由,拒绝他老爹入城。
于是赵匡胤的老爹也只能在城门外睡了一宿,就睡了这一觉,都导致赵匡胤他老爹生病了。
这件事情传遍了整个后周王朝,谁不对赵匡胤竖起大拇指呢?
百姓们心中就希望有这种不徇私情,公事公办的将领!
而且,赵匡胤在周世宗死了以后,那就开始疯狂的给自己收拢民心。
等到点检做天子的谣言,流传到大街小巷的时候,所有的百姓其实在心里面早就认同了赵匡胤当皇帝这件事。
甚至赵匡胤他母亲当时就表示:他的儿子素有大志!
一定是个有作为的人。
最重要的是,赵匡胤进行的陈桥兵变,那是在五代十国中唯一一次没有进行大规模屠杀的政变。
这就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别的将领进行兵变,那是血流成河,而赵匡胤进行兵变,那叫做秋毫不犯。
而且还把不遵守纪律擅自劫掠的士兵,当街斩首,给他做了一次活广告。
我就问,这样一个人设立的好,又不断的在民间刷自己的威望,而且还在兵变的时候保护老百姓利益的皇帝。
你说百姓们到底是拥戴呢,还是反感呢?“
………………
曹操的嘴撇了撇。
人妻之友:
“这简直比大耳贼还能装呀。“
“不得不说,戏演的真好!“
………………
刘备暗骂一声曹贼,心里却对赵匡胤连连点头,这分明就是抄袭了我的技能啊。
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
“不管是刘备还是赵匡胤,他们都能在百姓心中树立一个圣君民主的人设。“
“他们不管做什么,百姓们都会支持的!“
“这一方面我太有经验了。“
………………
刘邦嘿嘿直笑,这就是我老刘家的祖传技能。
看来大家都会呀。
唯独不会的就是李世民。
他可是知道,李世民在民间的名声,那简直臭的一塌糊涂。
被人家山东门阀用屠龙术压制的死死的。
………………
而此刻的赵匡胤,嘴角勾起了一抹笑意。
他看向李世民的目光十分的轻蔑,因为在他的心里,李世民根本就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皇帝。
说他是半个傀儡都差不多。
就这么一个皇权都不够集中的皇帝,凭什么跟自己比呢?
不过就是靠着他老爹留下来的遗产而已。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