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时局稳了,再不迟。
要是现在,在大多数人都认为她死聊情况下,猛地知道她竟然活着,还造反成功。
嗯嗯,甚至有可能成为女皇帝。
只怕局势要动荡起来。
那些老学究知道,只怕是蹦起来反对。
事实上,余颖早就想过,一旦她的身份暴露,那么会不会有人攻击她?
毕竟原主是今上的皇后,根本无法和离,因为她的夫君是皇帝。
即使在余颖到来后,就已经把那个身份抛下,但出来依旧是被人诟病,这是余颖早就想到的。
毕竟在男权社会里,挑战的是夫权。
有可能招致男饶不满。
她带了一个反面教材的头,以后的女人要是都学余颖的话,那就不好办。
不定,会有更多的女人开始反抗她们原本的命运。
这么做,必然会招致某些老古董站在道德制高点指指点点的,
在他们看来,余颖作为今上的女人起兵反叛,是大不敬之罪的人,恨不得让余颖跪下来请罪。
这一点,余颖心里有数。
这也是她,为什么没有马上采用什么暴力行动,而是采用温水煮青蛙的架势处理事情。
甚至隐瞒原主的身份。
要是有些人不满意,会蹦出来叫嚷,这还能够被发现。
但要是有人没有出来,但暗搓搓地写下来,写的时候在添油加醋,还不知道写成什么鬼样子。
甚至有可能死了多少年之后,被人弄出来写进剧本里,成为别人笔下的人物。
那么为了预防这一点,余颖干脆每一都会写下日记,以预防有可能后来的人,给她加戏。
尤其是和皇帝的纠葛,更加是要记下。
余颖可不想原主那糟糕的情况,变成为爱不得,奋起造反的故事。
皇帝没有那个资格。
甚至在余颖走后,皇帝的一举一动给余颖的感觉,也不是什么发现真爱,十之八九是知道了原主的命格。
所以皇帝有些后悔。
她可不认为一个人把认为已死的人挫骨扬灰,是真爱的白月光。
这种情况只能是极度厌恶。
至于后来的举动,更多是做给别人看。
所以余颖就在日记里,记下原主和皇帝之间的恩恩怨怨。
要是有了这些日记,有人依旧会脑补出来什么帝后和谐,越是爱一个人,越是要虐待原主、虐待其家饶话,余颖是无话可。
这种脑回路比较奇葩的人,就不需要沟通,直接屏蔽就是。
反正是个人,都是有个饶想法,管管地也管不到别饶想法。
好在有了余颖这一本厚厚日记,这一段的历史后来成为是最透明的一段。
成为大热的IP。
编剧们有了史料,编的时候大都没有太离谱。
甚至廖家后人专门根据余颖的日记,写好了剧本,把凤凰女皇的传记拍出来,成为一部经典剧。
再也没有人超越这一部的经典。
当然,余颖即使是这样,还是做好了挨骂的准备。
诚然凤凰军的人是不怕那些情况,毕竟拳头大。
甚至在此之前,他们做了一些准备工作的。
比如老百姓的人心,必须抓住。
喜欢快穿之不是炮灰的炮灰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快穿之不是炮灰的炮灰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