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一些新的变革,余颖是举双手赞同,个人的行为只是养老工程的一种补充,因为只有国家参与进来,才会让老人们有了更好的养老。
当然余颖做事的时候,很低调。
对于余颖的举动,儿孙们多多少少都知道点。
不过这些年的教育让他们知道,母亲的决定是从大局出发,他们都是支持的。
倒是外面有人感觉有些心痛,要是这些钱给了他们,那么就不必工作,躺在钱堆上就行。
但是余颖却对几个孩子说:纵有良田千亩,不如薄技在身。
所以就算是有外人不忿,甚至想要挑拨什么,最终也都没有敢多说出来。
另外,因为这些年城市的发展,他们的村子也被划入扩建的城市体系中去,可以说他们也要成为城里人,很多人家都发财了。
于是赵家的一切,就被这个大消息给冲散了。
其实这些年,建东他们有了一个认知:有这功夫,还是多学点东西,靠自己的本事挣钱。
甚至连不能种地的建北,也转变思想,去自己妻子的小食铺做事。
而这时候,余颖的眼睛一点点变差,要换人工晶体,随着科学的进步,这种技术可以说是微创,而且效果极佳,于是孩子们都抢着带着余颖去看病。
不过余颖感觉自己已经活够本,委托人的儿女都教导出来,一个个都有自己吃饭的本事,连孙子辈的孩子,都有结婚生子的。
钱也挣了不少,该给基金会的给了基金会。
当然每一个孙子辈,余颖都单独设立基金会,给他们留下教育的费用。留下公证后的遗嘱,余颖悄然按下返回的按键。
喜欢快穿之不是炮灰的炮灰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快穿之不是炮灰的炮灰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