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战大获全胜,朱晓光是俘虏就有两万黄巾贼,与乔瑁平分,一人一万;至于粮食和钱财朱晓拿了大头,毕竟起码是朱晓当初的计划,所以占个大头也当然的。
粮食收获又是一万五千人半年的口粮,以及一千万钱。
朱晓清点好收货以后,袁遗这时才迟迟带人来到。
“多谢朱晓将军这次出手相助,还请将军来我山阳郡好生修整一番,好让在下进一番地主之谊,以谢将军相助之情。”袁遗开口说道。
“恭敬不如从命,那在下就斗胆打扰袁遗太守。不过在下身上还有支援豫州的任务,修整好了以后,就得立马去豫州,不能再耽误了。”朱晓也没有推迟,刚好劳累一番,是需要好好休息一下。
“好的,将军任务要紧,理解理解。”
...
“各位父老乡亲,这位就是我大汉武安将军朱晓。武安将军勇猛无双,这次多亏武安将军仗义出手,才使我山阳郡黄巾贼之患被彻底解决。”
袁遗站在一群身穿华贵的精英人士面前,开口介绍朱晓。
话音刚落,在座的所有人都站起来向朱晓敬了一杯酒。
“我等多谢将军出手相助!”
“大家客气了,都是大汉子民,是应该的。”
朱晓也连忙站起来客套,众人接着没有过于执着这点,而是迅速与旁人攀谈起来,宴席的气氛显得十分活跃,看来李大目一除,把压在众人心上的石头推翻,松了一口气。
袁遗一开始还和朱晓客套几句,不过后面还是转向几个山阳郡世家家主,和他们一起谈。
朱晓则安静的坐在位置上,静静的听着他们攀谈着无聊的话题,与这群身着华贵的精英人士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主公,是宴席来的可不止山阳郡世家家主,还有不少山阳郡学子,世家的、寒门的都有。主公要不要去认识一番?”程昱走到朱晓面前开口问道。
“这个可以有,那就麻烦仲德为我引荐一下。”朱晓一下子就来了兴趣。
“主公这位是山阳郡张家张荣,是远近闻名的大才子。”
“这位是山阳郡赵家赵鹏,文采之名,名扬兖州!”
“还有这位山阳郡楚家楚威,不仅文采飞扬,还是有名的大孝子!”
“对了这位是山阳郡有名的学子林周,虽然出身贫寒,但是好学之名,在下都自叹不如。”
...
程昱十分热情的为朱晓一个一个认真的介绍山阳郡学子,但是朱晓心中其实有点失望,因为一个认识的都没有。
不过失望归失望,朱晓依然十分认真的与众位学子交谈,试图骗几个过来帮自己。
可惜在场大部分都是世家出身的学子,他们都有自己家族替自己铺路,瞧不起朱晓。至于寒门子弟,不得不说在纸张没有普及的东汉末年,寒门子弟想出个人才的确太难了。
在场的大部分寒门子弟都只是矮子里面拔将军,有本事的恐怕只有林周一人,不过林周正如程昱说的那样,十分的好学,一心只读圣贤书,也无视了朱晓的拉拢。
拉拢不到人才,朱晓像泄了气的气球一样无精打采。
“机伯兄你终于来了,来来来,机伯兄这位是我决定追随的主公,大汉武安将军、陈仓令朱晓。”
朱晓正百无聊赖的时候,程昱热情的拉来一名年轻文士。
朱晓看向眼前的年轻文士,雍容端庄,气质不凡,朱晓瞬间又提起了兴趣。
“在下朱晓朱旭升,未请教先生是?”朱晓抱拳说道。
青年文士也回礼说到:“不敢当,在下伊籍伊机伯,山阳郡人士。多谢将军之前出手,为我山阳郡解决黄巾贼之患。”
伊籍!朱晓心中一惊,瞬间知道面前的年轻文士是谁。
伊籍是刘备中期的重要谋士之一,刘备于214年平定益州,任左将军从事中郎,其待遇次于简雍、孙乾。与诸葛亮、法正、刘巴、李严共同编制《蜀科》。
伊籍的确是山阳人士,不过年轻时去荆州便依附于同乡刘表,再后来就遇见刘备,便决定跟随刘备。看来朱晓来的很及时,刘表还没有在荆州站稳,所以伊籍还没有南下荆州。
《三国演义》中还描写到蔡夫人偷听到刘表与刘备的对话后,和自己的兄长蔡瑁勾结,打算残害刘备,结果被伊籍得知并通告刘备,才让刘备逃得一命。
三国志描写道:麋竺、孙乾、简雍、伊籍,皆雍容风议,见礼於世。
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朱晓这下子更加兴奋,刚好身边缺个说客,这次必要拿下伊籍。
“先生言重了,这都是我被该做的事!我辈男儿就应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山阳郡百姓深受黄巾贼毒害,我未能第一时间除掉黄巾贼已是过错,所以哪里又来的谢可言。”
朱晓又开始了装逼之旅,先白嫖了一手。效果也是显然易见的,范仲淹这句最着名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一出,瞬间旁边的人都安静下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