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管家回来的时候天色还阴沉沉的,第二天却是一个明艳的好天气。
下了这么一场雨,涿亭郡的天也跟着变冷了不少。
田庄院子里有颗梧桐树,一觉醒来,推开窗子便见落了一地的梧桐叶。
卫曦由着小七给她换了一身稍厚些的衣裳,站在窗前慢慢喝完一杯水,拿起放在一旁的小册子,“走,去田里看看。”
田间的地还有些泥泞,小七扶着卫曦深一脚浅一脚,看见了不少被雨打歪的稻苗。倒是附近佃农们种的豆子,枝干瘦硬,经过大雨一番洗礼后依旧精神抖擞。
沿着河堤走回庄子上时,一路上不少人过来打招呼。
“二小姐,早。”
“二小姐,这么早又来看稻苗啦!”
“二小姐,河边的泥有些湿滑,您小心些!”
······
在田庄住了这么些天,卫曦也跟庄上的人还有周边的佃农们慢慢熟悉起来了。
众人对这位主家小姐,也由刚开始的敬畏不敢接近,变成了现在的尊敬和喜爱。
再加上卫曦也不曾摆过什么架子,人虽然看起来有些严肃,但和他们这些下人说话的时候,却不曾有过什么距离感。
所以在大家心里,他们二小姐是个面上冷淡但心地善良的好姑娘。
卫曦倒不知道大家对她的评价是这样的。
回去后用过早饭,她先吩咐了卫三派人去田里扶倒歪的稻苗,刚准备去由她娘督造的豆腐作坊看看,将将出了院子,便见一匹快马直奔而来。
马匹在她前面不远停下,跳下一个人来。
卫曦认得此人,卫家府兵十大队长之一,卫九。
“二小姐。”卫九走到近前,单膝跪地。
“何事?”
“大少爷和大小姐回来了。”
卫曦神色一顿紧跟着一喜,手指揪住衣摆,呼吸也跟着急促了些许,脸上的笑意抑制不住地扩大,“刚回来吗?”
“是。”
“小七,快去叫娘亲回来,”小七会武功,脚程要比她快得多,“咱们回家。”
小七见自家小姐激动的模样,忙福了福身,快步走到卫九身旁的时候弯腰一把抓住了他手里的缰绳,“卫九,借你马匹一用。”
马匹急奔而走,卫曦轻咳了一声,“卫九,你这一路也辛苦了,先去喝杯水吧。”
豆腐作坊距离田庄不远,想着娘亲很快就回,卫曦也没回房,索性坐在梧桐树下等。
东厢房推开了一扇窗子,董雪清手扶着窗台,“卫二妹妹。”
卫曦正端详着落在桌上一片梧桐叶的纹路,闻声转头看过去。
窗台下的白衣姑娘笑容端庄娴雅,“刚才不小心听到了你跟卫九说话,是卫大妹妹和卫公子回来了吗?”
卫曦闲闲点了点头,“是。”
等了好一会都没等到卫曦再次出声的董雪清暗暗咬了咬牙。
人家是亲人相聚,卫曦没有主动开口相邀,她总不能厚着脸皮主动说要跟着回去。
不多时,一辆双驾马车停在田庄门口,卫曦看见忙带着卫九过去。
上了车,傅玉衡正坐在里头,旁边还放着一个六层的食盒。
看见卫曦上来就直接关了车厢门,还问了一句:“雪清那丫头呢?”
卫曦找了一个舒服的姿势坐好,“哦,她不回。”
傅玉衡看着小女儿理直气壮的模样,失笑一声虚空点了点卫曦的眉心,“你这丫头!”
卫曦果断转移话题,指了指食盒,“娘,这里是什么?”
“豆腐,豆浆,还有这段时间研究出来的豆腐皮和豆腐干。咱们都吃过了,也让你哥和你姐他们俩尝尝鲜。”
马车到了郡守府又进了前院,在正堂正说着话的父子三人忙起身迎了上来。
“娘!”
“曦曦!”
卫曦刚出车厢就被抱了满怀,“这么长时间没见曦曦,曦曦想不想姐姐?”
卫曦下巴搁在卫昀肩膀上,对上爹和大哥含笑的目光,小声回道:“想。”
卫昭:“那大哥呢?”
“也想。”
傅玉衡提着食盒下来,笑看着三个儿女欢欣的样子,也忍不住笑弯了眼,“先进去。”
等到了正堂重新落座,荣嬷嬷送来新的茶水又默默带着丫鬟们退下。
傅玉衡打量了着坐下下首的一对儿女,好一会才道:“黑了些,也瘦了些,个子也长高了点。”
两人一去将近三个月,十四岁的孩子,虽说有五十亲兵跟随护卫,但江南离越州这么长的路,当父母的又如何能不担心。
如今见两个孩子虽说黒瘦了些依旧眉飞色舞蹦蹦跳跳的模样,这颗心才终于落回去了。
“说说你们这一路上的见闻吧,让娘跟你们爹还有曦儿也长长见识。”
“咳咳,我来说。”卫昀端起茶杯一饮而尽,斜挑了眼卫昭,站起身,“我跟小昭用了差不多快一月才赶到江南地界,说起来忙着赶路,也没来得及仔细去看沿途的风光。不过到了江南后,我们直接顺江水而下,到了最繁华的扬州地界,还是看了不少江边的风景的。我出面租了一座宅子,负责安顿,小昭呢,就负责出去打探消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