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下来,在高拱彻底掌控内阁大权的前提下,吏部、礼部、兵部、工部陆续交权,刑部尚书是高拱心腹冯天驭,户部因为随园的插手暂时还在停滞中。
已经收权四部,这是高拱的成果,但在此刻,却成了高拱亲手打造的证据。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是高拱自食恶果。
自从隆庆帝登基之后,高拱从来没停下揽权的步伐。
霸着礼部尚书不说,身为次辅抢夺票拟不说,甚至还抢了司礼监批红之权……事实上,原时空中,高拱欲罢司礼监,才有了冯保才和张居正合作背后一枪阴掉高拱的一幕。
这些都算了,你还要控制都察院的十三道御史和六科给事中。
六科给事中在实际政务中是有很强的制衡六部的能力的,而都察院往外派各种巡按,这都让你高拱管了?
那这个皇帝还不如你高拱来干算了!
高拱长时间的揽权举动在在徐阶刻意的忍让下早就成了蓄势待发的火山,如今几个有心人挥舞着锄头将那薄薄的一层峰顶锄破,火热的岩浆喷涌而出。
长时间隐忍后引发激愤不是徐阶的得意之作,但不是杀手锏。
金水桥上的邹应龙一脸义愤,高举右臂斜向指去,那方向正是西苑。
“走,走,去问问他高新郑!”
“他高新郑定有不臣之心,当叩拜西苑,请陛下明断!”
“当世霍光,当世霍光!”
走在最前面的是邹应龙,步伐轻快,一脸兴奋,微微转头看去,高呼道:“诸位,太祖皇帝设都察院、六科,意在广开言路……”
远远看着这一幕的孙鑨默默算了算,约莫近两百官员,虽然有官员发现事情闹大了想溜走,但却跑不了……他亲眼看见刑部一个主事拖拖拉拉的想遁走,却被两个科道言官夹着往前。
“这是要在西苑门口堵住高新郑啊。”冼烔终于看懂了,忍不住咂舌道:“好吧,算算这正是放衙的时候。”
高拱除了前几日龟缩家中之外,这一年多来除了放假,从不缺席西苑……毕竟他将票拟之权牢牢握在手中。
孙鑨冷笑道:“高新郑那性子……用展才的话说就是精钢宁折不为钩,绝不会从侧门灰溜溜滚蛋,肯定会从正门而出……”
从正门而出,就必定会和这近两百官员发生激烈的冲突。
一旦爆发冲突,高拱就是必输的局面,他浑身上下长满了嘴也反驳不了,毕竟内阁最近一年多收权就是高拱主导的,而且计划中也有内阁控制六科、都察院这一部分。
爆发冲突,只有两种可能。
第一种可能,高拱挨一顿揍。
开玩笑,内阁次辅在西苑门口被两百官员痛揍,不说这丢脸丢到哪儿去,只说这数量……两百官员,高拱还有继续执政的可能吗?
总不能事后将这两百官员全都勒令致仕吧?
而高拱的睚眦必报的名声比不上钱渊,但也是赫赫有名的。
第二种可能,隆庆帝出面。
但问题是隆庆帝的威势远不能和他老子嘉靖帝相比,根本没有控制局面的能力和威望,就算下令廷杖又能如何?
那帮科道言官巴不得挨一顿廷杖然后名扬天下呢!
一旦隆庆帝出面,事情只会越闹越大,闹到最后……高拱的滚蛋几乎是必然的。
所以,这才是徐阶的杀手锏。
尽丧人心,再逼出一场正面冲突,隆庆帝也没辙,高拱脸皮再厚也撑不住。
当邹应龙率众堵在西苑门口的时候,孙鑨也想明白徐阶的狠毒用心,忍不住抹了把额头的汗珠,“也亏文长脑子转的快……”
“是啊,而且还能找到破局之法。”冼烔听明白之后连连点头。
徐阶的计划有两个漏洞。
其一,邹应龙没有直接堵在西苑门口。
这是没办法的事,聚集大量官员是需要时间的,那些守在西苑门口的锦衣卫不会眼睁睁的看着,而且高拱也会有所警惕。
当然了,金水桥因为杨慎当年的振臂高呼也有了深刻的寓意,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第二个漏洞就在于突然杀出来的徐渭。
徐渭实在太聪明了,这些日子一直在琢磨徐阶的杀手锏到底在哪儿……当他凑上去听见那句话的时候,立即推测出了后面可能发生的事。
最可能的,也最有杀伤力的是,高拱和邹应龙等百多官员在西苑门口狭路相逢。
当年桂萼、方献夫能逃之夭夭,但高拱的性子让他绝不会选择逃走。
于是,徐渭悄无声息的离开,在巷子里一路狂奔去了靖海伯府……锦衣卫守护靖海伯府已经四个多月了,而且都是成国公的心腹,守在门房的锦衣卫千户就是襄城伯次子。
锦衣卫是有资格入西苑的,第一时间将信息传入西苑,直接传到了高拱耳中。
刚开始高拱还没反应过来,但徐渭刻意补上的四个字起到了关键作用,“速离西苑。”
高拱很快将事情想明白了,所以当徐阶上前相劝的时候才会挨了一记狠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