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神世界中,大概有两三种办法,可以使得自己的修为突飞猛进。
其中两种都是王道,一种是邪道。
邪道不用多说,就是修炼神魂的人,趁着别人渡劫神魂虚弱之后,夺取别人的念头,又或者用强大的力量直接夺取,这些神魂念头,就可以洗练之后,化作自己的念头,为自己所用。
另外两种王道,原着中洪易都曾经用过。
第一种,就是发下大宏愿,只要这宏愿完成,念头通畅,就可以使得自己的修为突飞猛进。
原着中,洪易发下人人如龙,超脱彼岸的大宏远,如果这个宏愿完成了,他就可以进入彼岸,超脱世界,结果到了故事结束,他的修为突破阳神和粉碎真空,到达了新的境界,世界也已经经过了好几个新的纪元,的甚至很多次,但他的宏愿也没有达成,他也没有到达彼岸,只是能够看到而已。
还有另一个,杨盘和洪玄机这两人,他们也有宏愿,就是建立超过上古圣皇的,永恒不改的朝国,他们就做这朝国的主人,永远监控监视,统治天下人,成为流传万古的君臣。
这样的宏愿如果完成,也能让他们的修为突飞猛进。
结果也不用说,两个人都被洪易鲨了。
至于,还有一种办法,那就是让自己获得的功德。
这一点左千秋记忆尤为深刻。
因为前世,他在看阳神之前,一直以为,所为的功德,就是做好人好事,就自然可以累积了。
但是看了阳神之后,发现阳神中对功德的解释,却是另一番模样。
做好人好事,是为了求平安,求福,不能将福作为功德。
也就是说,功德不是福德,哪怕你做的再多的好人,好事,那你收获的也只是福德,而不是功德。
所谓功德,分两个字解释,功就是见性,德是平等。
解释下来,就是要自己念念无滞,常见本性。
这要怎么解释?
就是要看出自己心中所思所想,认出自己真正的本性,这里的本性就是你最真实的想法,不要杂念,邪念。
而这认识自己本性的过程,就叫做功,等认出了自己的本性,依照本性来做事,让自己的本性得到舒展,这样就是德了。
原着中还举过例子,如果有人,乃是本性极恶的,那么他依照自己的本性来做事,横行杀戮,那他也是有功德的,可以称作自在天魔,和佛陀的地位等同。
也正是这个例子,让左千秋当时看了阳神,就完全记住了。
“原着中,有个人物,冠军侯杨安,他的本性应该就是占有,所以他依照自己的本性去占有别人,就是让自己的本性得到舒展。
从而让他在少年时候,就成就武圣境界。”左千秋想到这里,心中思考起来,他自己的本性又是什么?
一想到这个问题,他就陷入了思考之中,如果是以前,他只修炼自己的气血,自然不用这些,依靠系统的力量就可以了。
但他现在深入修炼精神的力量,就必须要靠思考这些事情,不然他哪怕有系统的力量,只怕也不能领悟无限之道了。
“修炼的事情,可以借助系统,但哪怕你修炼出了天大的神通,恐怖的本领,也只是修炼出来术,不能入道。
想要入道,想要悟道,就只有依靠自己,别人都是靠不住的,这一点,系统也是帮不上忙的。”左千秋想明白了这件事情。
随后他开始思考,自己的本性是什么。
一旁的洪易见左千秋沉默思考,于是也不言语,而是拿出一本书看起来。
等了一下午,左千秋才忽然开口,说道:“功是见性,德是平等……”他说起了功德的意义。
洪易听完这话,心中满是诧异。
但他仔细思考了一番,又忽然觉得这功德的解释,仿佛并不是没有道理。
随后才听左千秋说道:“这是大禅寺中,对功德的理解,大禅寺,乃是当年上古圣皇,元流传下来的传承,其中的佛陀,或许是元本人,又或许是元的弟子。
这对功德的理解,相比是没有什么差错的。”
洪易沉默了,因为他无法反驳,转而又去思考,自己的功德是什么,“我连自己的本性都还不能分别,想必是功还不够,更不要说德了,不知道舅爷的功德,又是什么?”
思考的时候,左千秋开口说道:“前几天,玉亲王来请过你,你没有去?”
这事情又是一个变数,左千秋前几天发现,玉亲王在一次宴会中认识了洪易,之后邀请他去自己的府邸游玩,但洪易当时推脱说家中有事,所以不能前往。
这就是一个变化,原着中,洪易为了摆脱侯府,同时借力克制赵夫人对他的压制,于是勾搭上了玉亲王。
但这次,洪易因为有左千秋作为靠山,根本不需要去思考其他的,于是回绝了。
对于这事情,洪易也没有隐瞒,说道:“不错,现在玉京的局势非常微妙,皇帝正当壮年,而太子又十分出色,所以太子是不可能等几十年之后,才登基的,那些太子的势力,也不会如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