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2章 火中取栗

作品:诸国志|作者:麟瑀|分类:历史|更新:2020-08-28 17:36:48|字数:5126字

却说郭不疑被殷纣璃和苏异说动,其心虽然不能尽数扭转,却也基本向着他们理想的方向开始有所偏袒。便出内廷见到靖之和蒙丹,三人以此谈论到战时用兵之事,郭不疑便将自己的想法尽数向二人做出了陈述。

郭不疑既选择开了口,听闻郭不疑建议的二人便由此陷入了彼此之间的沉默。沉默足有半柱香的时间,最终还是蒙丹打破了这份久久般的沉默。

他一声叹息,不禁轻轻点了点头,言道:“郭元帅之言,堪为金石之语。我等既为臣子,便是对大王的行径心存不满,却当以王命是尊、尽得身为人臣之道。此番国中纵然有再多的困难,但此番大王既然已经下定了决心,那么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如何完成大王诏命的事宜罢了。或许一切就像郭元帅说的那样,我们既然不能劝说得了大王,便只有尽可能的将胜券把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此番只有顺从大王的决策,才能以此获得相应的大权。大权既在手中,便可以此斟酌行事。便是不成,届时退回尚且为时不晚。虽然不能保证完胜不败,却至少可以将此番用兵的损失降低到最小。”

面对郭不疑提出的建议,蒙丹给出了这样的回答。靖之虽然始终保持着沉默,但对于蒙丹此番的想法,自己也无疑深表认同。

“此番却也只有这样了。”

靖之沉思良久,最终给出了这样的回复。

郭不疑心中欢喜,但脸上却并没有什么过多的表现。蒙丹淡然含笑,不禁伸手拍了拍郭不疑的肩膀。

“此番用兵,便看郭元帅的了。我狼族兴盛衰亡,全系郭元帅一人。老夫和额驸也会尽量为元帅争取,以此为元帅谋得此番出征最大的权力。”

郭不疑点头,便既谢过二人,自然不在话下。

放下他们如何筹措暂且不提,单道殷纣璃和苏异送别了郭不疑,便由此回到了内廷之中。

既归内廷,二人心情可谓大好。

虽然郭不疑的表态他们并没有看到,但从郭不疑的表现中基本已经可以看出,此时的她已经对殷纣璃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苏异问道:“但以娘娘来看,此番郭不疑能够帮助我们完成娘娘心中的大计吗?”

闻听苏异所问,殷纣璃面露自信般的笑容。

“郭不疑本为智将,却为情感所困。此番本宫以情先动其心,料她必然会为本宫所用。她与靖之、蒙丹素来交厚,必然会劝解二人赞同用兵之举。此为公事,郭不疑必然不会怠慢。”

苏异问道:“公事如此,私情确当如何?”

殷纣璃道:“若论私情,权且打开抛开你我此番行事不论。郭不疑虽然在朝中掌握大权,但她心性却比任何人都要更高一筹。国中群臣虽然多有不敢招惹她的,但对她承继了驼陀的大位却早有非议。只是碍于蒙丹的提拔,故而未曾说破而已。郭不疑为人聪慧,岂有不知之理?故而他虽掌军权,早有扬名立万之心。但与靖之、蒙丹有所不同,她断然不会算计什么国本诸事,更多的是想要为了自己建功立业。而如今本宫行事所以能够龙落到她的芳心,一者在于洞悉之能,二者说来却也不过顺水推舟罢了。”

闻听殷纣璃所言,苏异顿悟。二人方言至此,便有内侍送来大长老蒙丹和国政靖之的上书。殷纣璃淡然含笑,不曾去看一眼便将他二人所书呈递苏异手中。

苏异惊奇,不解其故。

殷纣璃道:“本宫以此料想,必是二人上书回应主战之事。其中详尽,定然已向本宫妥协无疑。”

苏异惊疑,问道:“何以来得如此之快?!?”

她一边说着,一边览书观瞧。但见书中所言内容,竟和殷纣璃料想完全不谋而合。苏异汗颜,便以实情汇报。殷纣璃闻讯,便只是长长的松了口气,之后脸上的笑容也变得更加灿烂起来。

苏异仍旧不解,问道:“娘娘何以料得如此准确?况且二人既有妥协之意,何必非要就此上书?但以国法,明日朝堂之上当着群臣的面就此上书,岂非更好吗?”

殷纣璃摇头,笑道:“你虽上古神兽化身,却太不了解人间处事之道了。他们既有决策,便当先自上书以表谄媚。更何况他们心中也很清楚,便是此番本宫没有那郭不疑相助,也容不得他们不向本宫决议妥协。如今他们所以这样做,一者为了向本宫表露他们对本宫的忠杰之心。其二也很简单,便是开始为他们自己谋划下一步的筹谋了。”

苏异眉头微蹙,问道:“但不知是何筹谋?”

殷纣璃笑道:“自是阻碍不得本宫,便开始向本宫讨敛此番出征大权。毕竟如今夏侯邕等人已经得到了本宫的封禅,论及官位已与郭不疑齐平。他们害怕自己久而不决,反而遭到本宫的猜忌。届时出兵决策不会受到影响,本宫更会因此加封夏侯邕等人为此番出征的主将。若如此论,他们便是亏得大了。于公于私,他们都不希望这样的事情就此发生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诸国志》,方便以后阅读诸国志第432章 火中取栗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诸国志第432章 火中取栗并对诸国志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