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隐患犹然

作品:诸国志|作者:麟瑀|分类:历史|更新:2020-04-13 10:55:57|字数:5218字

却说三王由此齐心,便乔装着一同来向幽毖请罪。

幽毖闻听泰合居然带着昌邑、寿阴二王此时竟然一同来了,心中也变得有些不能理解。他心性多疑,因此有所忌惮。为保万全,先召泰合入进。少时泰合到来,幽毖便问他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

泰合道:“臣奉王命前往两地去见二王,以言语诈出二人罪状详情。一番劝说,二人这才甘愿来向王上请罪。又听闻我将自家王印交出故而得到了王上的宽容和赦免,由此也萌生了自保之念。如今前来,他二人便要效仿微臣日前献出王印兵权之事,以此得到王上的宽恕。”

“就这么简单?!?”

幽毖看着泰合,一副并不相信他的样子。

毕竟在自己的眼中,泰合和二王罪责不同。泰合犯得罪责大,奉出王印理所应当。而二王所犯不过小罪,以此奉上王印在幽毖看来似乎有些为之太过。泰合知道幽毖此时心中存在的疑惑,而面对幽毖对自己投来的质疑目光,泰合只是一声叹息。幽毖眉头深锁,询问他叹息却为那般。

面对幽毖的询问,泰合没有选择马上回答。他沉吟片刻,这才开口。

“微臣有句心里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嗯,你且说吧。”

“七年的时间,他们是真的怕了。”

泰合一句话,可谓一语中的。虽然没有太明着详细去说,但这句话对于幽毖来讲却足以解除存在他此时心中的疑惑。

“呵呵。”

幽毖笑了,觉得泰合的话也有一定的道理。

“他们吃过饭了吗?”

“还没有。”

“嗯。”幽毖轻轻点头,回应道:“你们一路辛苦,先去吃饭吧。吃过了饭,你再带他们前来见我。”

幽毖做出了这样的吩咐,泰合随即许诺告退。望着泰合远去的背影,幽毖脸上的笑容逐渐淡去。

他由此唤来军士,立即传护卫牧弈来见。少时牧弈到来,幽毖便向牧弈传下了自己的命令。虽然泰合的话有一定的道理,但幽毖仍旧不能因此彻底的掉以轻心。他就此传令上将牧弈,在大帐之外暗伏五百刀斧手于廊下。但听自己摔杯为号,一旦有变便即冲入手刃贼人。

牧弈领命而去,就此做下了周详的安排。一切安排已毕,幽毖这才让泰合带着濮阳政和裴寅婴二王一同入账来见自己。

少时三人入帐,但见幽毖之面,便先予以恭敬般的礼拜。本想着二王会借助此番归还王印唯有暗藏阴谋,可一番叙谈幽毖才知道他们也和泰合一样完全没有任何的不臣之心。

虽然他们身负的罪责还不足以让他们归还王印,但通过和他们的言谈,幽毖充分了解了这两个人的心思无疑也在自保。幽毖由此放心,心中无疑充满了喜悦,然而脸上却选择了不动声色。面对二王执意归还王印之事,幽毖历经三辞之后这才选择欣然接受。

王印既下,他们也和泰合对自己的威胁一样,此时已经完全解除了。三王由此共相叩首,甚至承诺此番北征愿为前部率先破敌,以此弥补前过。

幽毖心中欢喜,尽收王印玺授之余,也在帐中摆宴。席间众人尽欢,三人更是表现出了对幽毖的感激涕零。他们都是曾经子储亲自封禅的王爵,同时也是大夏开国的有功之臣。出于这一点,幽毖没有选择对他们动手。而合理的利用他们,更加为了自己即将到来的北征做以打算。

虽说暂时罢却了三王的王爵之位,但幽毖谨慎的个性仍旧让他没有立即对三人完全信任并且放松警戒。为了以防万一,之后跟随三王来到他们各自封邑的沿途幽毖都以铁甲护卫暗自侧立在自己身旁。本以为他们会有不臣之心,却不料沿途也是安然无恙。就像三王见到自己的时候一样,他们一路对自己毕恭毕敬并没有表现出任何越轨的举措和行为。幽毖由此轻而易举并分先后到达寿阴、昌邑二地,同时也将寿阴、昌邑二王封邑之处的军马尽收收编到了麾下听候调遣。

既收兵权为己所用,幽毖心中算是一块大石落了地。

他自以为三王没有了兵权和王印便无所作为,同时也为了自己即将到来的北征大业故而暂且将三王收为己用。

后顾之忧即解,幽毖心中再无担忧。

他料想三王并无背反自己之心,为了安抚他们在北征之中仍旧对自己效以死命,故而对于他们麾下的人马仍旧分拨了一些供给他们调用。三王拜谢,由此安于幽毖大营之中。

开始的时候幽毖还不能对他们完全放心,甚至暗中派遣了一些卫士予以监督。但一连观察几日,见三人并无异状,心中的戒备也逐渐松懈了下来。原本被他派出去盯住三王的人马,也一点一点的撤回重新听调。

戒备既已解除,泰合心中的大计无疑又向前迈了一步出去。

眼看大军所行,不日便要回到大夏王都。泰合觉得时机成熟了,就此暗中秘邀濮阳政与于裴寅婴暗中相会、共做商议。少时二人尽到,三人互通礼数之后便就此在大帐之中分列而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诸国志》,方便以后阅读诸国志第272章 隐患犹然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诸国志第272章 隐患犹然并对诸国志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