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9章 朱和坚出京.

作品:摄政大明|作者:虫豸|分类:历史|更新:2021-12-29 09:56:38|字数:11504字

顿了顿后,德庆皇帝又说道:“不过,正所谓过犹不及,你的形象若是过于软弱,也同样不好,只会让臣子们忘记尊卑、得意忘形,皆是以直谏犯上为荣!杨洵刚才所言有道理,为人君者,敬、畏二字皆是不可或缺!

朕作为你的父亲,自然是明白你胸中自有沟壑,也一向是极有主见,但若是天下人皆是认定你就是一个性格软弱之辈,百官们也一个个皆是魏征附体、勇于上谏,那你从今往后也就很难态度强硬了!

哈!唐朝门阀林立、皇权不盛,再加上李世民得位不正,所以才会闹出‘唐太宗畏魏征’的典故,百官们总是乐于谈论唐太宗的垂拱而治,只希望所有皇帝都能效仿唐太宗,却不知在朕的眼里,唐太宗的这般表现就是一个笑话!而且朕也不认为唐太宗当年就是心甘情愿的高居深拱、从谏如流!”

对唐太宗李世民进行了一番讥讽之后,德庆皇帝表情变得阴沉,又说道:“朕想了一下,近段时间以来,与你有关的那些舆情、以及朝廷邸报的别有用心,十有八九就是周尚景那只老狗的暗中搞鬼,朕与他明争暗斗了几十年,太熟悉他的这些手段了!

接下来,朕将会立刻召见周尚景,严厉警告于他,也会安排厂卫紧盯此事,相信民间舆情很快就会有所缓解,朝廷邸报也不敢继续兴风作浪……

不过,终究是后知后觉、耽误了时机,周尚景为你所塑造的形象,如今已是逐渐深入人心,所以你今后若是想要坐稳位置,就必须要做些事情,设法扭转世人印象!”

朱和坚小心翼翼的问道:“父皇您是说……”

德庆皇帝一向是善于趋利避害、占尽好处。

这些年来,若是遇到好事,德庆皇帝就一定会把功劳尽数揽到自己身上,若是遇到坏事,德庆皇帝也一定会把责任全部推到臣子身上。

所以,仅仅是片刻之间,德庆皇帝就已经为朱和坚寻到了一个稳赚不赔的建功之策!

只见德庆皇帝微笑道:“到了明天,朕会传旨,派你前往南京祭祖。”

听到德庆皇帝此言,朱和坚当即是大吃一惊,连忙道:“父皇,您是说南京六部的事情?但这件事情……”

然而,朱和坚话到一半,德庆皇帝已是摆手打断,道:“记得一个月前,周尚景与程远道见面谈话之际,曾是有过表态,认为你缺乏担当与魄力,所以就希望你前往南京、协助太子太师王保仁,处理朝廷中枢从南京六部收权之事!这段时间所发生的种种变故,应该就是周尚景的胁迫手段。

关于这件事情,你很快就告知于朕了,但朕当时思来想去,认为南京六部之事关系重大、情况复杂,并不适合你去趟浑水,所以就没有答应。

但时至今日,为了扭转世人印象,朕认为你还是应该去一趟,抵达了南京之后,你就协助太子太师王保仁一同收拾南京六部,朝廷从南京六部收权的计划已经布局了大半年之久,成功机会很大,正是你展现自身魄力与手段的好机会。

不过,为了以防万一,你前往南京的时候,名义上只是为了祭祖,表面上依然是由太子太师王保仁负责一切,你并没有参与其中……

等到一切尘埃落定之后,若是朝廷顺利从南京六部收权,王保仁一向是聪慧机敏,他向朝廷请功之际,必然会把你列为首功,朕也会当众表示,安排你前往南京祭祖就是为了暗中协助王保仁做事,到了那个时候,你自然就证明了自己的魄力与手段;

但若是朝廷的收权计划失败,那一切责任就由王保仁独自承担,你名义上只是去南京祭祖罢了,这件事情自然是与你没有任何关系。”

听到德庆皇帝的这般说法,朱和坚先是一愣,然后也不得不承认,德庆皇帝的这般计划可谓是万全之策。

自从一个月之前,收到周尚景的提议之后,朱和坚就一直都很犹豫,深怕是中了周尚景的陷阱,德庆皇帝也是相同态度,并不希望朱和坚去南京趟浑水。

所以,这件事情就一直拖延着,朱和坚也一直都没有给予周尚景明确答复。

到了今天,朱和坚也知道民间舆情与朝廷邸报的情况,必然是周尚景在逼迫自己做出决定,但他依然不想去南京趟浑水,所以才会觐见德庆皇帝,原本只是希望德庆皇帝能为自己做主、亲口警告周尚景不要暗中搞鬼。

谁曾想,德庆皇帝竟是想到了这样一个万无一失的妙计,可谓是把趋利避害之术发挥到了极致,于是朱和坚自然也就心动了。

在朱和坚的心中,对于德庆皇帝一向是并无太多的敬重之意,总是认为德庆皇帝顾忌太多、行事软弱,德庆皇帝刚才曾是讥讽唐太宗的垂拱而治就是一个笑话,其实在朱和坚心里,德庆皇帝也是差不多的形象。

但这一次,听到德庆皇帝的提议之后,朱和坚却是少有的心生敬佩,只觉得德庆皇帝还是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页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摄政大明》,方便以后阅读摄政大明第1159章 朱和坚出京.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摄政大明第1159章 朱和坚出京.并对摄政大明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