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因为老师的一句:陈白羽的双手天生就是学琴的。
阿妈就拼了命也要支持她。
一开始二十元一节课,后来四十一节,再后来八十,一百二十,一百八十......四十分钟的时间,几十块钱。
阿妈眼皮都不跳一下就支持她。
想想,她真的很不孝。
虽然觉得阿妈赚钱辛苦,但从来没有想过要停止学习。
四哥学画,她学琴,都是烧钱的玩意。但阿爸阿妈从来没有埋怨过,勤勤恳恳的赚钱,想尽办法的赚钱,即使耗尽了健康他们也甘之如殆。
学琴有什么用?
对于很多人来说,不能赚钱就什么用都没有。
村里里的人都说阿妈傻,捡了她和四哥,养大他们,还出钱让他们学那些没用的玩意。
真的很傻。
而她,很自私。
陈白羽自嘲的笑了笑。
“你,你要独奏?”杨静瞪大眼睛,“你能奏什么?”
“二胡?还是唢呐?”杨静知道农村的丧礼用到二胡和唢呐,所以很多农村人都会二胡和唢呐。但那些好像都是男的。
一个女孩子去拉二胡?
怎么想怎么别扭。
而且,在元旦这么美好的节日,拉二胡或者吹唢呐是不是太......太晦气?
“钢琴。我会钢琴。”
陈白羽刚说完,整个宿舍都安静下来了,齐刷刷的看过来。大家都意外,没想到陈白羽竟然会钢琴。
钢琴是什么东西?
只在电视里看过,只见那些明星弹过。
杨静眨眨眼,“陈白羽,我记得你好像是乡下妹吧?”
乡下妹会钢琴?
难道陈白羽的乡下是香港的乡下?是香的?
杨静觉得陈白羽已经颠覆了她心中的农村印象。记忆中的农村,不应该是牛屎遍地,然后人人面对黄土背朝天,被晒得黝黑,双手粗糙,说话大声......
如果不是斗了几年的地主,杨静都要怀疑陈白羽是乡下土地主家的女儿。被养得比城里长大的她还要娇气。
真的,人比人气死人。
总有一些人让人望尘莫及。
“乡下妹怎么了?你歧视乡下?”陈白羽不高兴了。
杨静抿抿嘴,不想说话了。
“你说行不行吧?”眼看就要午休了,陈白羽懒得和杨静废话。如果杨静不是文娱委员,负责元旦晚会的节目安排,陈白羽还不想和她说话呢。
眼睛长在透顶,用鼻孔看人,谁受得了?
杨静吞吞口水,“我帮你问问老师吧。”不用想也知道老师肯定会同意的。
钢琴啊。
整个学校可能就陈白羽一个人会。
陈白羽点点头,躺下床准备午休。
“小羽毛,你真的会钢琴?”叶清娜一手撑着头,小声问道。
“嗯。”
“小羽毛,你真的在乡下长大?”
“嗯。”
叶清娜眼露羡慕,“好妒忌。你什么都会,就是个天才。”
陈白羽不觉得这有什么值得羡慕的。她会钢琴是因为她有一个好妈妈,一个愿意付出所有来满足她要求、渴望的阿妈。
人生重来,她已经明白生活的艰难,明白父母赚钱的艰辛。
曾经引以为傲的东西,现在看来不过是她自私自利的证据而已。
上辈子的她从来没想过学习钢琴有什么不好,她喜欢,她有天分,还能修身养性,养气质,但她忽略了爸妈赚钱的艰难。
想起上辈子的爸妈。
想到现在在东莞辛苦打工的爸妈。
陈白羽眼眶湿润,赶紧闭上眼睛,假装入睡。
如陈白羽所料,班主任听说陈白羽会钢琴,并且想要在元旦晚会上弹钢琴的时候也惊讶了一把。
班主任是知道陈白羽只读了两年小学就跳级上来的,但陈白羽目前的成绩也虽然不错,但并不是年级第一,甚至年级前三都进不了。
班主任也知道,初中高中之后,很多女生的成绩都不理想,主要是理科的成绩跟不上。陈白羽的文科成绩很好,特别作文,简直就是范文的标准。但无奈理科拉分,想要再跳级是几乎不可能的了。
但没想到,陈白羽居然还会有惊喜,钢琴啊。
这也算特长,高考也是能加分的。
班主任带着陈白羽到琴室去,听她弹了一首,确认她是真的会,才同意她报名参加学校的元旦晚会节目表演。
“陈白羽真没想到啊。你这是跟谁学的?”班主任是77年高考恢复后考上大学的,刚开始的那几年,大学还没有音乐这种不实用的课程。
所以,他还是第一次看人弹钢琴,还是如此的近距离。
如果不是因为陈白羽还是一个学生,班主任真的想请陈白羽教他女儿弹钢琴,真的太漂亮了。女孩就应该是这样的。
也不知道陈白羽的父母是什么样的人,把女儿教得这么好。
“跟陈晓茹老师学的。”陈白羽想了想,陈晓茹老师现在应该还在省师范大学没有毕业吧。
上辈子,她初中的时候,陈晓茹老师刚毕业不久,被分配到县一中,然后在学校附近开了一家钢琴培训班。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