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国险多马

作品:春秋我为王|作者:七月新番|分类:都市|更新:2016-08-03 06:08:51|字数:5864字

货物和金钱,只有流通出去,才能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实际上,经过半个多月来,子贡在下宫邑市上的四五次售卖麦粉后,售出四百余石,一共收获了粟米近万石,帛布近百匹!

除去分给商队的十分之一利润,赵无恤将其中的大半收入,又委托子贡,在下宫周边就近购买了一些打制工具的铜铁,以及牛马牲畜。

早在数十年前,晋平公就曾说过:“晋有三不殆,其何敌之有?”

这位和楚灵王一南一北,堪称无双逗比的国君认为,晋国拥有三个有利条件,就足以无敌于天下。

其中第一二条,就是“国险而多马”。

春秋时的河东之地,也就是后世的山西,还没有后世那么繁华和人烟稠密,许多地区还处于半耕半牧状态,诸夏与戎狄杂处。尤其是赵氏、范氏、知氏近几十年来新征服的晋阳、东阳、鼓、肥等地,多马、牛、羊、旃裘、筋角等物资。

加上赵氏祖先以饲马起家,所以牛马较别处更为便宜。当年郑国的爱国商人弦高,就是从晋国赵氏的领地上购买了牛马,再卖到黄河以南的周室去,半路碰到了大摇大摆玩“偷袭”的秦国人……

一般而言,在下宫左近,一头壮实的耕牛抵粟米50石,一匹健康驮马也抵粟米50石。

至于那些能骑乘奔驰,或者拉沉重驷马战车的良马,少了400石粟米,休想换到,而且也别想用草秣糊弄,时不时还得喂粮食。

所以,赵无恤的轻骑士目前只能维持三四十骑的规模,原因很简单:养不起。

……

ps:春秋物价是根本没法查的,只能按照《中国历代物价问题考述》,用汉朝数据反推。

汉代的粟米正常价格应该是一石60——120钱之间(五铢钱),为了方便计算,我们取80好了。

西汉马匹根据品种优劣,价格在4000钱——钱不等,所以认为劣马驮马是粟米的50倍,比较好的战马是粟米的400倍。

牛在4000钱左右,就算粟米的50倍。

对了,秦国金(半两钱)布的换算比例是11:1

求收藏,求推荐,求三江票。

喜欢春秋我为王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春秋我为王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页目 录下一章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春秋我为王》,方便以后阅读春秋我为王第126章 国险多马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春秋我为王第126章 国险多马并对春秋我为王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