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闹剧,直到《忆当年》首映那天,网友仍然在八卦和吃瓜。
无论当事人怎样恼火,势力再大,再互联网也很难做到一手遮天,网友该怎么议论还是怎么议论,该怎么看笑话还是怎么看笑话。
一波三折的吃瓜大戏对电影确实有些许影响。
某些网友因为恶心高学易选择抵制《忆当年》,说是绝对不为渣男贡献一分钱票房。
也有些网友因为这场闹剧倒生出几分好奇来,想去电影院瞧瞧事件的主人公们。毕竟高学易和小配角就占了传奇虐恋的两大角色,加上郑茗女儿献唱主题曲,嗤……想想就莫名刺激有没有!
正是因为种种原因,《忆当年》热度是绝对有了,首日票房总体上也还算过得去。
但是,随便在网上翻翻影评,评价好似一般。
“《忆当年》编剧有事吗?请问您的青春就是早恋堕胎分手死去活来???”
“恕我直言,剧情烂的一批。”
“这不是我们普通人的青春,完全没有共鸣。”
“电影毫无亮点,但是很有尿点,我上了三次厕所。”
“高学易的演技这些年完全没有长进,恐怕这辈子就只能吃一部获奖片的老本了,真的很失望。”
“编剧三观都没了,我完全难以想象小孩子看到这种三观炸裂的东西能学好?”
眼看情况不对,电影方自然不会任而由之,转而找了一大波影评人刷好评,然而事情进展并没有那么顺利,哪怕电影宣传方已经铆足了劲儿,接来来几天,电影票房一片低迷,在暑期档里,这种成绩可算不上好。
更可怕的是,7月14日,《在路上》首映,当天就打了个胜仗,拿了个开门红。
观众的反响也普遍都很不错。
“妈的,一部电影,老子哭了三次。”
“电影主题曲简直就是催泪弹,每次一唱全场都哭得稀里哗啦。”
“我在电影院哭到打嗝。”
“真的回忆杀,是我们这一代人的青春没错了。”
“二刷走起。”
“电影结束,我们这场每一个人马上离开,都是安安静静听完主题曲再走的。”
“林全导演首作真的不错,看得出来是走心的。”
“看完之后,若有所思。”
这种情况下,电影口碑口口相传,越来越多的人慕名前去电影院观看,《在路上》不断加映,这意味着其他电影的排片率必然下降,同档期的《忆当年》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这一场仗,《在路上》大获全胜。
电影能取得这样不错的成绩,林全悬了大半年的心终于放下,庆功宴里,他当场连线远在m国的许愿,隔着电话线,许愿都能感受到他由衷的喜悦。
许愿记得,重生前,《在路上》的上映时间并没有提前,最后拿到的成绩虽然也不错,但绝对没有像今天这样出彩。
她再一次认识到,由自己这只蝴蝶带来的风暴,远远没有结束。
这一世,已经和重生前是完完全全不同的两个世界。
喜欢重生星二代:我是歌手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重生星二代:我是歌手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