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守义一看这情形。显然就是在人家安排好的埋伏之内。就现在所剩的兵马。要是再沿着大街往下冲。那鬼才晓得在那黑洞洞的大街下面等待他们的是什么。当下最好的决策便是先突出敌人的埋伏。然后再纠集人马再图攻城。于是。李守义大喝一声“撤。”便带着兄弟们冒着箭雨直往南城门外奔去。此刻的王毅心里所想和李守义一拍即合。当下也拨转马头。紧随其后。一路突杀而去。
李守义和王毅率领着残兵败卒在狄雁两面箭雨的夹击下。九死一生地一路闯出了箭雨的攻击范围。可就在失魂落魄的众官兵眼看着南城门越来越近了。还来不及喘息歇口气。只听后面一通剧烈的击鼓之声犹如奔雷一般越敲越紧。继而在官兵后面那深邃的黑暗中。隐隐闪出无数人影。那些衣甲相撞的金鸣之声。听在官兵的耳朵里。就像死神无言的临近。在那越来越密集的鼓点下。那些人的迫近。让官兵一个个都背后生寒。
李守义一面拍马急速前行。一面急的满头冷汗地回头朝那些幽暗的街巷张望。他说不来为什么。虽然人的脚程不如马力。定然不会在出城前追上来。但是在这条寂静而诡异的街道上。除了众官兵一行人急促的马蹄声。便是上空荡漾来的声声鼓声。剩下的便是后面隐约唰唰唰的兵甲相蹭之声。这一切听到他的耳朵立。却有说不出的诡异和恐怖。
这样的感觉在王毅的心里是同样存在。方才还厮杀的血肉模糊。这条大街还呈现着一片血腥。但现在却又这般轻易地变换了角色。极快地展现出他静谧安详的一面。如果不是衣甲上那一片片的血污提醒着王毅方才的惨烈。王毅一定会有些神色恍惚地想起平日在城中的例行巡逻。可是此刻。这样与背景不符的静谧。在王毅心里看着一阵又一阵的发毛。他不由地加紧了马肚子。快马还要加鞭。随着队伍一路落荒朝着南门而出。这座华阴县城。在他的心里。那股诡异的说不出的感觉。让他一刻都不想多呆。甚至都不想再攻打回来。
就在李守义和王毅驰马狂奔。一路惊心地将近快奔到了南城门时。后面隐没在黑暗中的唰唰唰声顿时停了下来。在黑暗中。一个颇有得意的声音低低响了起来。
“柳三爷。我们就追到这里么。”
柳权天听了。看着官兵狼狈而逃的背影。不由地扬起了头颅。调侃地道:“俗话说:‘送军千里。终有一别。’。咱们何必那么客气。再说。不远处。还有人迎着他。不需要咱们费事。哈哈哈。走。咱们回西城楼去助大哥一臂之力。”
……
李守义和王毅眼中越来越明晰的南门城楼。随着他们策马狂奔的接近。渐渐地看了个明白。心里不由地欢喜起来。原本在李守义和王毅的心里所盘算的是要浴血奋力杀出去。毕竟自己莽撞地进了人家的包围。说句不好听的。那还不是“瓮中捉鳖”、“关门打狗”。要想出去。总要付出什么代价。那城门一旦关起来。伏兵四下一起。又少不了一场血战、一场硬仗。到时候。能有几个人活着突杀出去。都是个问题。
不过此刻。李守义和王毅心里大大舒了口气。是因为这华阴县的南城门并没有像想象中那样大门紧锁。这也就是说。只要他们这一队人马快马加鞭。冲出城去是不成问题的。只是。一向听闻青黎诡计多端。算无遗算。那么。为什么在这里。青黎没有将城门关起来。在城中将官兵的攻城主力消灭。这才应该是上上之策。为什么青黎没有这样做。而是选择放“虎”归山呢。
李守义想不通。王毅更是想不通。但是眼下还不是他们这帮自身不保的人能为别人考虑的时候。只是就在他们心里有所怀疑的时候。只听南城门上一声呐喊之后。顿时在城头上闪现出一片弓箭射手。二话不说。朝着下面忙于奔命的官兵便奉上了一顿欢送大礼。
李守义心下一看。顿时心里对青黎大骂不止。他就说怎么青黎会留一个大门。原来早就安排了一队人马在这里要“痛打落水狗”。但是。不管是箭雨还是陷阱。好歹比关起城门断了后路的围观强的多。于是。便也顾不得手下能不能活。自己抖起手中的混铁蒺藜枪。在头顶打出一朵又一朵的枪花。为了保命。愣是将毕生的武艺都展露了出来。将那漫天而下的箭雨挡在了枪花之外。
可是除了王毅和几个副将。其他人就没这本事了。不然怎么才做个小兵。像跟在他们后面的这些兵卒。靠的只有天命和机灵。但是。人有旦夕祸福。这一句话就把什么都说死了。你命再好。也不过是躲得过一支两支穿刺而过的箭羽。可是面对着这兜头而下的密集箭阵。就算是把祖上三代所积累的阴德都消耗在这里。也是入不敷出。
离南城门外也就这么几十大步。可是。能杀到门下。再死命杀出城外。出了二百大步箭雨的攻击范围。那真当是幸运的祖坟上都冒了青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