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惊涛撼江东

作品: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作者:天地上无极|分类:历史|更新:2025-11-27 07:06:22|字数:4646字

东吴,建业。

此时的吴宫内外仍沉浸在一片欢庆的气氛之中。

就在不久之前,坐镇襄阳的陆抗传来捷报,于汉水之上大破魏国水师,焚毁战船无数,迫使成济所率的步骑主力止步于汉水北岸,不得寸进,襄阳之危看似已解。

捷报传回,吴主孙休大喜过望,连日宴饮,朝臣们也纷纷上书称贺,盛赞陆抗乃国家柱石,甚至有人开始乐观地预言,陆抗不日便可挥师北上,反击魏军,收复失地。

然而,这虚幻的欢庆,被一封加急送来的战报彻底击碎。

那是一个寻常的清晨,朝会刚开,宦官用那特有的尖细嗓音,宣称有襄阳前线捷报抵达时,殿内众臣脸上还挂着轻松的笑意。

孙休更是倚在御座上,挥挥手示意念诵,准备享受又一轮的歌功颂德。

但当第一个字从念报官员口中吐出,其语调的艰涩与内容的骇人,便让满朝文武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

“……汉水惨败,我水师……近乎全军覆没……陆将军已弃守襄阳,退保江陵……”

死一般的寂静笼罩了整个朝堂。

方才还弥漫着的轻松欢愉,被这突如其来的噩耗碾得粉碎。

许多大臣瞪大了眼睛,脸上写满了难以置信,仿佛怀疑自己的耳朵出了问题。

不久前不是才大获全胜吗?

怎么转眼间,纵横长江汉水无敌手的东吴水师,就“全军覆没”了?

“不可能!”一位老臣失声惊呼。

“陆将军方才大破魏军水师,怎会转眼间……这定是谣传!”

“念!详细军报!究竟是怎么回事?”孙休猛地从御座上直起身子,脸色阴沉得可怕,之前的慵懒荡然无存。

传令官颤抖着展开后续的详细战报,用带着哭腔的声音,断断续续地揭示了那场令人心胆俱裂的败仗全过程。

当听到所谓的“前次大捷”竟是成济精心布置的诱饵,魏军水师是主动示弱乃至自沉战船以阻塞水道时,殿内响起一片倒吸冷气之声。

当听到成济利用夜色掩护,在上游准备无数载满火油干柴的木筏,顺流而下,火借风势,瞬间将挤在狭窄河道、因“胜利”而放松警惕的东吴水师化作一片火海时,所有人都感觉一股寒意从脚底直冲天灵盖。

当听到下游退路已被自沉的魏国战船残骸堵塞,无数东吴艨艟斗舰进退不得,将士焚溺死者不计其数,整条汉水几乎为之断流时,一些文官已忍不住双腿发软,几乎瘫倒在地。

“六成……我东吴水师六成以上的精锐……就这么没了?”丞相濮阳兴喃喃自语,脸色惨白如纸。

聚集在汉水上的,是维系东吴命脉的核心水军力量,它们的覆灭,不仅仅是损失了战船和士兵,更是动摇了东吴立国的根基。

整个吴国朝堂彻底陷入了巨大的震惊和恐慌之中。

先前有多乐观,此刻就有多绝望。

他们原本指望陆抗能复制其父陆逊的辉煌,挫败强魏,甚至开疆拓土,却万万没想到,那个在北方接连平定司马氏、横扫雍凉的名将成济,不仅陆战无敌,竟连水战也如此诡谲狠辣。

“诱敌深入,自损战船,火攻破敌……这成济,用兵何其歹毒,又何其大胆!”一位将军已是咬牙切齿,却又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惊惧。

恐慌之后,是更为残酷的现实问题。

襄阳失陷已成定局,汉水天险随着水师的覆灭而洞开,整个荆州北部防线岌岌可危。

更致命的是,这场惨败如同一次猛烈的地震,其震波迅速传遍江东,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其中最紧迫的,便是合肥问题。

合肥,这座犹如打入魏国腹地的楔子,是曹魏的眼中钉、肉中刺。

它孤悬于北方,远离建业,以往全靠强大的水军机动支援和维系补给。

如今,汉水水师主力灰飞烟灭,长江以北的水域控制权瞬间易手,合肥立刻变成了一座真正的孤城,与外界的联系被彻底切断。

朝堂上,惊魂未定的君臣们不得不暂时从汉水惨败的悲痛中挣脱出来,面对这个迫在眉睫的危机。

“陛下,合肥危矣!”一名大臣疾呼。

“水师新丧,援路已绝,成济下一个目标,必是合肥!若不早做决断,恐……恐城中数万将士将玉石俱焚!”

是弃?

是守?

争论顿时激烈起来。

主张放弃者认为,与其让精锐白白损失在这座无法坚守的孤城里,不如保存实力,退保长江;主张坚守者则痛心疾首,认为合肥乃北进桥头堡,一旦放弃,则江北再无立足之地,国威尽失。

而就在建业朝堂为此争吵不休之时,身处风暴眼——合肥城中的丁奉,也接到了那份让他心头巨震的详细战报。

府衙之内,烛火通明。

丁奉,这位身经百战、素以勇猛刚毅着称的东吴老将,在读完军报的每一个字后,久久沉默。

他那布满皱纹的脸上,肌肉微微抽搐,握着军报的手,指节因用力而发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方便以后阅读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第164章 惊涛撼江东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第164章 惊涛撼江东并对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