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城大捷的战报,如同插上了翅膀,以惊人的速度传遍大魏的每一个角落。
信使的马蹄踏过官道,扬起滚滚烟尘,将那个石破天惊的消息带到州郡、乡野、乃至每一个关注着这场决战的人耳中。
司马氏主力在邺城下被皇帝亲率的大军彻底歼灭,盘踞朝野数十年的庞然大物,一夜之间轰然倒塌。
起初,是难以置信的寂静。
无论是州郡府衙,还是世家高门,听到消息的第一反应皆是愕然与怀疑。
司马氏经营数十年,树大根深,其势力盘根错节,遍布朝野,怎么可能在短短月余之内,就落得个主力尽丧、宗族核心几乎被连根拔起的下场?
然而,随着更多细节通过不同渠道传来,怀疑迅速被震骇所取代。
皇帝曹髦亲临战阵,龙旗所指,朝廷精锐如天降神兵,与坚守邺城的成济里应外合……一桩桩,一件件,无不印证了战报的真实性。
最先做出反应的是那些一直在骑墙观望的地方将领和州郡官员。
先前,他们或迫于司马氏的积威,或出于自身利益的考量,在朝廷与司马氏的争斗中保持着暧昧的态度,奏疏往来不过是些不痛不痒的官样文章。
此刻,风向骤变。
几乎是一夜之间,来自四面八方的奏表如同雪片般飞向洛阳。
措辞一反过去的谨慎与含糊,变得无比鲜明而激烈。信中无不高歌颂扬皇帝陛下“神武天纵”、“英明独断”,以雷霆手段“肃清奸逆”、“重整乾坤”。
对司马氏,则极尽口诛笔伐之能事,斥其为“国之大蠹”、“祸乱之源”,其覆亡实乃“天理昭彰,罪有应得”。
这些奏表不仅仅是在表态,更是在争先恐后地划清界限,证明自身的“忠诚”。
他们深知,一个能够以如此迅猛酷烈手段铲除司马氏的皇帝,其权威与手段已绝非昔日那个深居宫中的傀儡可比。
在新的权力格局下,任何迟疑都可能意味着被边缘化,甚至清算。
与地方官员的急切表态相比,各地世家大族的反应则要复杂深沉得多。
高门深院之内,烛火常常通明至深夜。
家主与核心族人们围坐一堂,反复推敲着来自邺城的每一丝信息,脸上无不带着凝重与难以置信的神色。
他们自诩为棋手,一直将皇权与权臣之间的争斗视为可以下注的棋局。
按照他们世代积累的政治经验,皇帝和世家大族之间,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情,都是最终皇帝向世家大族进行妥协,皇上和世家大族对抗的结果只有两败俱伤。
然而,现实给了他们一记响亮的耳光。
皇帝不仅赢了,而且赢得如此彻底,如此漂亮。
这完全超出了他们的预料,甚至颠覆了他们固有的政治认知。
“好一个曹髦!好一个瞒天过海!”有家主在密室中击节惊叹,语气中带着一丝后知后觉的骇然。
他们之前获得的各种情报,都是故意放出的烟雾。
皇帝竟然将他们这些素以消息灵通、洞察时局自诩的世家,都当成了传递假信息的棋子,玩弄于股掌之间。
这份心机与魄力,令人心惊。
更让他们感到寒意的是皇帝展现出的果决与狠辣,司马氏一族,说灭就灭了,几乎没有留下任何转圜的余地。
这等雷霆手段,无疑是在向所有潜在的挑战者宣告: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自此以后,朝堂之上,再无掣肘矣。”一位须发皆白的老家主长叹一声,道出了所有人的心声。
面对这样一个智谋深沉、手段酷烈的强势君主,任何与之正面抗衡的念头都显得愚蠢而危险。
东吴、蜀汉尚未平定,天下仍需能臣良将。
只要家族肯顺应时势,交出不该有的野心,在皇帝规划的框架内效力,凭借世家积累的底蕴与人脉,依然能保富贵,甚至在新朝的扩张中获得新的机遇。
合作,成了唯一明智的选择。
而在此次震动天下的事件中,另一个名字被反复提及,其带来的震撼,在某些方面甚至不亚于皇帝本人——那便是成济。
“疯子…真是个不要命的疯子!”这是许多世家核心人物在详细了解了邺城守御经过后,对成济最直接的评价。
整个计划最关键、也最危险的一环,就是诱饵。
而成济,就是那个被抛出去的、看似必死的诱饵。
率领区区数千孤军,深入敌境,坚守一座被数万敌军重重围困的孤城,这需要何等的胆魄?
不,这已经超出了胆魄的范畴,这简直是在赌命!
更让他们无法理解的是,皇帝曹髦竟然真的敢将自己最为倚重的心腹大将,派去执行如此十死无生的任务。
而成济,竟然也真的敢去,不仅去了,还在绝对劣势下,硬生生扛到了最后,创造了堪称奇迹的守城战绩。
“君臣相得,竟至于此…”有人喃喃低语,语气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
有敬佩,有忌惮,也有一丝难以言喻的羡慕。
皇帝敢于如此用将,是将帅的幸运,也是其绝对自信的体现;将领敢于如此效死,是君主的魅力,亦是其无上忠诚的证明。
这样一对君臣组合在一起,所爆发出的能量,足以摧毁任何敢于挡在他们面前的敌人。
司马氏的覆灭,就是最血淋淋的例证。
经此一役,世家大族们彻底清醒了。
他们意识到,时代已经改变。
那个可以任由他们左右逢源、攫取利益的旧时代已经过去。
面对一个强势崛起的皇权,以及其麾下如成济这般既有能力又有决死意志的将领,任何投机和对抗的念头都是不切实际的。
合作,顺应,在新的权力结构中寻找自己的位置,为家族谋取在新朝中的立足之地,成为了所有世家大族不约而同的共识。
邺城的一场大火,烧掉的不仅仅是司马氏的野心,也烧掉了许多世家心中那份隐秘的、试图凌驾于皇权之上的傲慢。
天下大势,自此而定。
大魏的权柄,经过血与火的洗礼,终于毫无疑义地,重归于那座刚刚经历了惊涛骇浪,却愈发显得坚不可摧的洛阳皇城。
喜欢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