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奇谋暗定

作品: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作者:天地上无极|分类:历史|更新:2025-11-27 07:05:31|字数:4424字

潼关城头,残阳如血。

成济独自伫立在垛口前,远眺着关外连绵的司马望大营。

连月鏖战,守军已从三万锐减至两万余人,且多半带伤。

城墙破损处处,箭楼倾颓,滚木垒石几近告罄。

“将军,今日又折损三百余弟兄。”李昭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难以掩饰的疲惫。

“弩箭仅余两成,伤药所剩无几。若再这般消耗下去,恐难支撑下去了。”

成济没有回头,目光依然凝视着远方敌营。

司马望显然改变了策略,不再发动大规模强攻,而是日夜不停地轮番骚扰,消耗守军精力。

这种战术很有效,守军得不到休息,物资持续消耗,士气正在一点点瓦解。

“司马望这是要耗死我们。”成济轻声道,语气中却不见慌乱。

李昭焦急道:“将军,是否向洛阳求援?或许陛下能再调拨些兵马粮草...”

成济摇头:“洛阳兵力本就不足,不能再分兵了。至于粮草...”他苦笑一声。

“你以为司马望会让我们顺利接收补给吗?”

李昭沉默。

确实,司马望早已派兵切断了潼关与洛阳之间的通道,最近的运粮队屡遭袭击,能送入关内的物资越来越少。

成济转身,拍了拍李昭的肩膀:“放心,我已有破敌之策。”

李昭眼睛一亮:“将军有何妙计?”

成济没有立即回答,而是缓步走下城楼。

他的脑海中,正回荡着前世读过的一段话:“不要计较一城一地之得失,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

这是那位伟大战略家的名言,跨越千年时空,在此刻给了他启示。

回到中军帐,成济屏退左右,只留李昭一人。

他摊开军事地图,手指点向潼关与洛阳之间的区域。

“你看,从潼关到洛阳,道路狭窄,两侧多是山地。”成济目光锐利。

“大军行进,只能排成一字长蛇阵,首尾难以相顾。”

李昭点头:“确实如此。将军的意思是...”

成济的手指突然移向地图另一侧:“还记得当年先帝是如何大破马超的吗?”

李昭一怔,随即恍然大悟:“蒲津渡!将军是要...”

“正是!”成济眼中闪着精光。

“我要你率一千精兵,连夜从蒲津渡绕道,潜至司马望军后方。”

他继续解释道:“同时,我会每日悄悄撤走部分守军,让司马望以为潼关兵力不足。待你到达指定位置后,我便佯装不支,放弃潼关。”

李昭震惊:“放弃潼关?这...”

成济抬手制止他的质疑:“司马望生性多疑,见我军放弃天险,必疑有诈。他会先派小股部队入关探查,确认无伏后再大军进发。”

他的手指在地图上划出一条线:“待其大军进入潼关,向洛阳进发时,你便从后方突袭,焚烧粮草,制造混乱。同时,我会率主力在正面反击。”

成济越说越快,思路越发清晰:“潼洛道狭窄,司马望大军无法展开,必成首尾不能相顾之势。届时我再派小股部队穿插分割,专攻其先头部队。只要击溃前锋,引起恐慌,整个大军就会陷入混乱。”

李昭听得目瞪口呆,半晌才道:“此计太过冒险!若司马望不入彀,或迅速通过潼洛道,直扑洛阳,该如何是好?”

成济自信道:“司马望的目标从来不是洛阳,而是我军主力。他必想趁我军时一举歼灭,不会直取洛阳。况且...”

他冷笑道:“我会让沿途百姓散布谣言,说朝廷已派大军从其他路线迂回,断其归路。司马望闻讯,必会迟疑不前,给我军创造战机。”

李昭仍忧心忡忡:“但放弃潼关天险,万一...”

“没有万一!”成济断然道。

“继续死守,只有死路一条。出奇兵,方有一线生机。况且...”

他走到帐边,望向西方:“姜维已在汉中集结大军,随时可能北伐。我们必须尽快解决司马望,回师应对蜀军。”

李昭终于被说服:“末将明白了,何时行动?”

成济沉吟片刻:“今夜你就带人出发。记住,要隐秘行事,昼伏夜出,十日内必须到达指定位置。到达后,以烽火为号。”

“诺!”李昭领命,却又想起什么。

“将军,撤军之时,关内粮草辎重...”

“能带走的带走,带不走的全部焚毁,绝不能资敌。”成济语气冰冷。

“还要在关内埋设陷阱,给司马望一份。”

计议已定,李昭立即前去准备。

成济独自留在帐中,再次审视整个计划。

这个计划确实冒险。

一旦失败,潼关失守,洛阳门户洞开,大势去矣。

但正如他所说,继续死守也是死路一条。

唯有出奇兵,方能险中求胜。

“司马望啊司马望,”成济轻声自语。

“你虽熟读兵书,却不知千年后的战争智慧。今天就让你见识一下,什么叫做降维打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方便以后阅读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第37章 奇谋暗定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第37章 奇谋暗定并对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