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司马轻蔑

作品: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作者:天地上无极|分类:历史|更新:2025-11-27 07:05:19|字数:4552字

司马昭府邸,画栋雕梁,飞檐斗拱,其奢华程度远胜皇宫。

此时正值清晨,府中却已人来人往,各级将领、文官络绎不绝,俨然一个小朝廷。

后园暖阁内,司马昭正与心腹们饮茶议事。檀香袅袅,茶香四溢,一派闲适景象。

“大将军,荆州来的密报。”一个文官躬身递上帛书。

司马昭漫不经心地接过,扫了一眼,轻笑一声:“王昶还是太过谨慎了。东吴那边,暂时还不敢轻举妄动。”

坐在下首的贾充连忙附和:“大将军明鉴。孙权死后,东吴再无雄主,不过守成之犬耳。”

另一侧的钟会则道:“倒是蜀汉姜维,近来频频调动兵马,恐有北伐之意。”

司马昭抿了口茶,淡淡道:“姜伯约虽勇,奈何蜀中无粮。他若敢来,正好一举灭之。”

众人纷纷称是,暖阁内一派轻松氛围。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这份宁静。

“报——”一个侍卫慌慌张张地跑进来,跪倒在地。

“大将军,宫中急报!”

司马昭眉头微皱:“何事惊慌?”

“陛、陛下他...”侍卫气喘吁吁。

“陛下率数百人冲出皇宫,高呼...高呼讨伐大将军!”

暖阁内顿时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愣住了,仿佛听到了天下最荒谬的笑话。

片刻后,贾充第一个笑出声来:“陛下?带多少人?几百人?怕是还没出宫门就被拦下了吧?”

钟会也摇头轻笑:“陛下年轻气盛,想必是听了什么人的蛊惑。”

其他幕僚纷纷附和:

“以卵击石,不自量力!”

“怕是昨日祭太庙时中了暑气,神志不清了。”

“区区数百人,还不够禁军塞牙缝的。”

司马昭本人也露出一丝笑意,但随即收敛,问道:“陛下现在何处?带的是哪些人?”

侍卫回禀:“陛下已出宫门,正沿天街而来。随行的有殿中宿卫、官奴等,约三百余人,装备杂乱。”

“三百余人...”司马昭轻轻敲着案几,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神色。

“倒是有些胆色。”

贾充不屑道:“什么胆色,不过是无知者无畏罢了。大将军,让末将带一队人马,即刻将这些狂徒拿下!”

司马昭却没有立即回答,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望向皇宫方向。

晨光中,他的面容平静,眼神却深邃难测。

“陛下今年十九了吧?”他突然问道。

贾充一愣:“是,陛下明岁就该行冠礼了。”

“年轻啊...”司马昭轻叹一声。

“年轻就是好,敢想敢做,不计后果。”

钟会敏锐地察觉到他话中有话,试探道:“大将军是否觉得此事另有蹊跷?”

司马昭转身,脸上又恢复了那种从容的笑意:“能有什么蹊跷?不过是一个被逼急了的年轻人,做最后的挣扎罢了。”

他走回座位,悠然坐下:“陛下这是要学汉宣帝诛霍光故事啊。可惜...”他顿了顿,语气转冷。

“他选错了对手。”

暖阁内顿时又活跃起来。

贾充狞笑道:“霍光那是真忠臣,自然任由皇帝拿捏。大将军乃国家栋梁,岂是那等迂腐之辈可比?”

“正是此理。”司马昭点头。

“陛下既然不体面,那我们就帮他体面。”

他看向贾充:“允恭,你带一队禁军前去陛下。记住,要陛下回宫,不可伤了陛下性命。”

贾充会意:“末将明白。只是...若陛下执意不肯回宫呢?”

司马昭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口气:“那就见机行事。总之,不能让陛下继续胡闹下去,惊扰了洛阳百姓。”

这话说得委婉,但在场所有人都明白其中的含义——必要时,可以采取极端手段。

钟会补充道:“贾公此行,最好带上成济。他掌管部分禁军,又是大将军心腹,可保万无一失。”

司马昭点头:“准。告诉成济,这是他报效国家的时候了。”

贾充躬身领命,眼中闪过一丝狠厉:“大将军放心,末将定将此事办得妥妥当当。”

就在贾充准备离去时,司马昭突然又叫住他:“允恭。”

“大将军还有何吩咐?”

司马昭沉吟片刻,道:“陛下终究是天子,能不起冲突最好。若实在不得已...”他做了个手势,“做得干净些,事后我自有安排。”

贾充心领神会:“末将明白。”

看着贾充离去的背影,司马昭轻轻摇头,对钟会说:“陛下这是何苦呢?安安分分做他的皇帝,荣华富贵享之不尽,非要闹到这步田地。”

钟会笑道:“年轻人总是不知天高地厚。待吃过苦头,自然就懂事了。”

“但愿如此。”司马昭语气平淡,眼中却无半分暖意。

暖阁内又恢复了之前的轻松氛围。

有人开始讨论如何善后,有人则已想着如何借此机会进一步削弱皇室权威。

司马昭听着众人的议论,嘴角始终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方便以后阅读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第9章 司马轻蔑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第9章 司马轻蔑并对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