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风暴前夜

作品: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作者:天地上无极|分类:历史|更新:2025-11-27 07:05:18|字数:4674字

暮色四合,军营中渐渐安静下来,只余巡夜士兵规律的脚步声和远方隐约传来的更鼓声。

成济独坐帐中,油灯的光芒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在帐壁上微微晃动。

这一天,他是在极度紧张中度过的。

每一次传令兵的脚步声,每一次帐外的人语声,都让他的心提到嗓子眼。

他如同行走在刀尖之上,生怕一个不慎就满盘皆输。

现在,终于熬到了夜晚,这是行动前的最后一夜。

成济摊开帛书,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明天的行动计划、人员部署、各种可能出现的意外及应对之策。

他一个字一个字地重新审视,试图找出任何可能的疏漏。

“南阙地形狭窄,利于突然发难,但也不利于大队人马展开...”

“贾充身边通常有贴身护卫,都是高手,必须一击必中...”

“陛下出宫的具体时间尚不明确,若错过最佳时机...”

“万一有其他司马氏党羽在场,如钟会之流...”

“若是陛下不信我等,反将我们当作司马氏一党...”

一个个可能的问题在脑海中闪过,成济的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

这个计划太过冒险,有太多不可控的因素。

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可能导致全盘皆输。

他起身在帐中踱步,反复推演明天的场景。

假如贾充没有亲自到场?那就必须改变计划,等待更好的时机。

假如陛下出宫时间有变?那就必须及时调整部署。

假如军中有人临阵倒戈?那就必须有所准备...

每一个“假如”都让他心惊肉跳,这不是纸上谈兵,而是关乎生死存亡的真实较量。

油灯噼啪作响,火光跳跃。

成济的影子在帐壁上晃动,如同他此刻不安的内心。

他走到兵器架前,抽出佩剑。剑身在灯光下泛着冷冽的寒光。

“你在害怕。”一个声音在内心响起。

成济握剑的手微微颤抖。

是的,他害怕。

害怕失败,害怕死亡,害怕连累那些信任他的人。

但他更害怕的是,苟且偷生,然后眼睁睁看着自己和自己关心的人走向注定的悲剧结局。

“不!”成济突然低吼一声,剑锋划过空气。

“我已经死过一次了,这一次,我要掌握自己的命运!”

他的眼神重新变得坚定。是的,计划有风险,但这是他唯一的机会。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拼死一搏!

成济回到案前,开始做最后的准备。

他检查了盔甲的每一个搭扣,磨利了佩剑,将暗藏的匕首调整到最顺手的位置。

每一个动作都一丝不苟,仿佛在进行某种仪式。

夜深了,帐外传来三更的鼓声。

成济却毫无睡意。

他知道,此刻的洛阳城中,还有一个人也和他一样无法入眠。

皇宫深处,曹髦独自坐在寝殿中。

案上摊着一卷《春秋》,但他一个字也看不进去。

明日,就是他决定行动的日子。

这个决定太过重大,太过危险,但他已经无路可退。

“陛下,夜已深,该安歇了。”老宦官轻声劝道。

曹髦摇摇头:“朕睡不着。你退下吧,让朕独自待会儿。”

老宦官欲言又止,最终还是躬身退下。

空荡的寝殿中,只剩下曹髦一人。

他走到殿门处,望向漆黑的夜空。

明天此时,不知自己是否还能站在这里?

或许已经血染宫门,成为史书上的又一个悲剧皇帝?

曹髦不禁苦笑。

自登基以来,他无时无刻不活在司马氏的阴影下。

那个高高在上的大将军,视他如无物,视曹魏江山如囊中之物。

他想起祖父曹丕创立魏国时的雄心壮志,想起父亲曹霖临终前的嘱托。

曹魏江山,岂能断送在自己手中?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曹髦轻声自语。

“朕宁可战死,也不愿做亡国之君!”

但他也知道,自己的胜算渺茫。

宫中宿卫不过数百人,且其中未必没有司马氏的眼线。

司马昭掌握着洛阳数万大军,权倾朝野。

这是一场注定失败的抗争,但有些事,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曹髦走到剑架前,抽出先帝赐予的宝剑,剑身映出他年轻却坚毅的面容。

“明日,要么重振朝纲,要么以死明志!”他握紧剑柄,眼中闪烁着决然的光芒。

成济帐中,油灯即将燃尽。

他仍然毫无睡意,反复擦拭着已经锃亮的剑身。

突然,帐外传来轻微的响动。成济警觉地握紧剑柄:“谁?”

“将军,是我。”李昭的声音传来。

成济松了口气:“进来。”

李昭闪身入帐,神色凝重:“将军,刚得到消息,司马昭府今夜异常忙碌,有多位将领秘密入府。贾充也在其中,至今未出。”

成济心中一紧:“可知所议何事?”

李昭摇头:“戒备森严,无法探知。但定然与明日有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方便以后阅读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第7章 风暴前夜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第7章 风暴前夜并对穿成成济:保曹髦定三国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