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爷爷眼中泛起泪光,喃喃道:“好...真好...”然后他突然想起什么,“志远...把那个...拿来...”
赵志远从包里取出一个小木盒,递给爷爷。赵爷爷颤抖着打开盒子,里面是一枚褪色但保存完好的红旗章。
“这是...杨靖宇将军亲自颁发的...”赵爷爷将红旗章放在我手中,“现在...交给你了...继续...传下去...”
我紧紧握着这枚沉甸甸的勋章,泪水模糊了视线:“赵爷爷,您放心,我一定会让它激励更多的人。”
老人满意地点点头,闭上眼睛,仿佛完成了最后的使命。那天深夜,赵爷爷安详地离开了我们,享年101岁。
在赵爷爷的追悼会上,我不只看到了他的亲友,还来了许多听过他故事的孩子和家长。实验小学的孩子们自发制作了白色纸花,整齐地摆放在灵前。小明代表全班同学朗读了悼词:
“亲爱的赵爷爷,谢谢您告诉我们那些真实的故事。我们会像您希望的那样,好好学习,让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强大。您和无数先辈用生命换来的和平,我们会好好珍惜。赵爷爷,一路走好。”
在场无人不为之动容。赵志远握着我的手说:“父亲走得很安心,他知道自己完成了使命。”
寒冬过去,春天来临。三月的沈阳,冰雪消融,万物复苏。“抗战记忆传承”项目已经在全市十多所中小学展开,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好评。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开始关注抗战历史,纪念馆的参观人数也创下新高。
四月五日清明节,纪念馆组织了特别的纪念活动。我们邀请了抗战老兵后代、参与项目的学生代表以及市民代表,共同祭奠抗战英烈。
在庄严肃穆的仪式上,我作为主持人,讲述了祖父和赵爷爷的故事,然后请上了特别嘉宾——小明和其他几位“小小解说员”。孩子们用稚嫩却坚定的声音,向在场的人们讲述他们理解中的抗战历史。
最后,我拿出了赵爷爷交给我的那枚红旗章:“这枚勋章是杨靖宇将军亲自颁发的,它见证了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今天,我将它捐赠给纪念馆永久收藏,让更多的人能够看到它,记住它背后的故事。”
在热烈的掌声中,我将红旗章放入展示盒中。那一刻,我仿佛看到赵爷爷和祖父欣慰的笑容。
活动结束后,一个小女孩跑过来问我:“陈默哥哥,我长大后也能像您一样讲解历史吗?”
我蹲下身,平视着她的眼睛:“当然可以。记住历史、传递历史是每个人的责任。你们这一代人会比我们做得更好。”
望着孩子们远去的背影,我漫步在纪念馆的展厅中。在一张东北抗日联军战士们的合影前,我停下脚步。照片中,祖父和赵爷爷年轻的面容洋溢着坚定的信念。
“爷爷,赵爷爷,你们看到了吗?”我轻声自语,“你们的故事已经在下一代心中生根发芽。历史的火炬正在传递,永远不会熄灭。”
窗外,春光明媚,一群鸽子掠过蓝天。从屈辱到尊严,从苦难到辉煌,这条民族复兴之路上,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使命与担当。
作为历史的守护者与传递者,我的工作才刚刚开始。但我知道,我不是孤身一人——前方有先辈的指引,后方有孩子们的期待,身边有同行者的支持。
历史不是尘封的过去,而是照亮未来的明灯。94年过去了,九一八的警钟依然长鸣,提醒着我们勿忘国耻,砥砺前行。
走出纪念馆,春风拂面。我深吸一口气,望向远方。在那里,历史的回响与未来的召唤交织在一起,奏响着一曲永恒的乐章——关于记忆,关于传承,关于一个民族不屈的脊梁与复兴的梦想。
而这一切,都始于那个永志不忘的日子——1931年9月18日。
喜欢吓你的365天请大家收藏:(www.zjsw.org)吓你的365天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