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点了点头,目光望向不远处的江陵城,又瞥了一眼江边那片桅杆林立的水军营,眼中闪过一丝期待:“好,进城。我倒要看看,这荆州水军,究竟有何过人之处”
说罢,曹操率先迈步,曹昂、丁静宜、郭嘉、夏侯惇等一众武将紧随其后,曹子曦与夏侯语并肩而行,张允及江陵守将们则恭恭敬敬地在侧后方引路,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朝着江陵城走去。
入城之后,街道两旁早已清理干净,百姓们被安排在街边两侧,虽然脸上仍有几分拘谨,但看着曹操一行人的目光中,已无太多敌意,反而带着几分好奇与敬畏。曹操一路走,一路挥手致意,偶尔还会停下脚步,询问身边的地方官关于民生疾苦、粮草收成的事情,言辞温和,态度亲民,让百姓们心中的不安又少了几分。
穿过两条主街,便来到了江陵城的东侧,临江而建的水军营赫然在目。
这座水军营规模宏大,营墙依江而筑,设有了望塔、射箭台、粮草库、修船坞等诸多设施,布局严谨,防卫严密。营内的校场上,部分水军士兵正在进行体能训练,呐喊声、器械碰撞声不绝于耳;而江边的码头之上,数十艘大小战船整齐排列,有高大巍峨的楼船,有狭长迅捷的蒙冲,也有用于运输的粮船,船体坚固,装备精良,一看便知是常年征战的精锐水师。
曹操一行人登上了水军营中央的高台看台,这里视野开阔,整个水军营与江面的景象尽收眼底。看台之下,便是宽阔的江面,江水滔滔,向东奔流而去,江风拂面,带着几分湿润的水汽。
曹子曦站在曹操身侧,目光示意了一下台下不远处的未名。未名见状,立刻会意,从腰间取出一面红色的令旗,按照事先约定好的信号,快速挥舞起来。
红色令旗在空中划出一道道清晰的弧线,时而高举,时而低垂,时而左右摆动,时而旋转飞舞。
江面上,原本静止的战船瞬间有了动静。首先是十艘蒙冲战船,如同离弦之箭一般,从江口迅速驶出,船头劈开浪花,速度快得惊人。每艘蒙冲之上,数十名划桨手动作整齐划一,手臂挥动间,水珠飞溅,船身如箭般穿梭于江面之上,时而直线疾驰,时而灵活转向,时而并排而行,时而交错避让,展现出极强的机动性。
紧接着,三艘楼船缓缓驶出港口。楼船高达三层,上层设有了望台与箭楼,中层是士兵的作战区域,下层则是划桨手的位置。楼船行驶虽不如蒙冲迅捷,却稳如泰山,船上的士兵们各司其职,有的在调整帆樯,有的在擦拭弓弩,有的在演练投石机的操作,动作娴熟,配合默契。尤其是那投石机,巨大的杠杆一端悬挂着巨石,士兵们合力拉动绳索,巨石被高高抛起,落入江中,溅起巨大的水花,声势骇人。
随后,更多的战船加入了训练之中。有的战船演练弓弩齐射,箭矢如雨点般射向江面上的靶船,精准度极高;有的战船演练近战格斗,士兵们手持刀、矛、戟等兵器,在颠簸的船板上展开厮杀,身形矫健,招式凌厉;还有的战船演练协同作战,数艘战船相互配合,形成不同的阵型,时而包围“敌船”,时而掩护撤退,模拟着实战中的各种场景。
整个训练过程井然有序,士兵们精神饱满,士气高昂,展现出了极强的战斗力与协同性。
曹操站在看台上,看着江面上那些往来穿梭、气势如虹的战船,听着士兵们震天的呐喊声,心中震撼不已。他征战多年,见识过北方的骑兵、步兵,也见过一些小型的内河战船,却从未见过如此规模、如此精锐的水军。有这样一支水师在手,再加上自己麾下的十万陆军,平定江东,一统天下的梦想,似乎已近在眼前。
曹操忍不住放声大笑,声音洪亮,充满了豪情壮志:“哈哈哈,好!好一支精锐水师!有如此水军,何愁江东不平?元让,我真想马上率军南下,直奔东吴,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夏侯惇站在一旁,看着江面上的景象,也是热血沸腾,闻言立刻附和道:“大哥所言极是!我也是这么想的!如今荆州已破,江东孙权孤立无援,手下虽有周瑜、鲁肃之流,但兵力远不及我军。趁着他们还没反应过来,我们水陆并进,顺江而下,必然能一举攻克江东,完成统一大业!”
曹子曦听到父亲与夏侯惇的话,心中顿时一紧。她深知,荆州水军虽强,但曹军刚刚接管,尚未完全掌控,而北方的陆军将士大多不习水性,与水军的协同作战更是毫无经验。此时贸然南下,看似占据优势,实则暗藏诸多隐患。她下意识地看向身边的郭嘉,眼神中带着几分担忧与求助。
郭嘉何等聪慧,瞬间便读懂了曹子曦的心思。他上前一步,对着曹操拱手笑道:“主公,莫急。这荆州水军确实精锐,战力不凡,但若因此便急于南下,恐怕不妥”
曹操脸上的笑容微微一滞,看向郭嘉:“哦?奉孝有何高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