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流民如潮,王知府从谏如流

作品:科举:大梁魅魔,肩抗两京十三省|作者:煮夫|分类:历史|更新:2025-11-26 19:07:19|字数:4082字

而本次月考。

其余众人也有不小的提升。

毕竟有周夫子和秦夫子的双重教导,每日除了在府学读,回家还要开小灶,休沐时还要做文章。

既有名师教导,众人又勤奋努力。

如此加持之下,若是再不提升,才真是咄咄怪事。

方砚秋得了丙三班第二名,得了个优等,拿了二两银子的奖励,上次月考他是第四名,虽然只是前进了两名,但是越靠前的名次可是越难提升的。

方仲礼得了丙三班第五名,上次月考他是第十四名,算是提升最快的了!

至于花允谦,也有所进步,成功从乙一班的倒数第二名变成了倒数第六名!勉强得了个良评,算是保住了继续待在乙一班的资格!

所谓的优评、良评和差评,在每个甲乙丙等班中名额不一。

例如乙等班中,前五名有银钱奖励,那前五名就是优评,最后五名就是差评,余者都是良评。

丙等班中,前三名有银钱奖励,那前三名就是优评,最后三名就是差评。

“仲礼的文章进步是最大的!”

“区区一月时间!”

“已然有了自己的风骨!”

“较上次月考,就像是脱胎换骨一般!”

“不错!属实不错!”

“仲礼!”

“你不愧是子期的父亲!”

“父类子!看来在读书上,你还是有几分像子期的!”

秦夫子抚摸着花白的胡须,在那里十分热忱地评价道。

“还要多谢夫子连日来的谆谆教导!”

方仲礼连忙致谢。

只是总觉得秦夫子这话怎么听着怎么不得味呢!

什么叫我有几分像子期?

“嗯!”

“还要继续努力才是!”

“现下已是六月份了!”

“再有三月。”

“院试就到了。”

“仲礼,你的底子本是最差的。”

“若是能用这三月时间好好弥补弥补,未必不能闯个出路来!”

“可莫要懈怠才是!”

秦夫子提点道。

方仲礼连忙称是。

“至于子期……”

“文章还是一如往日那般灵动非凡。”

“不过明谦所说倒也不是没有道理。”

“虽忠君爱国之道乃万道之首,而近些日子你对忠君爱国之道又有了一些新的理解,文章做的更是如鱼得水,甚得吾心!”

“但是那崔清彦大宗师却是个老顽固了。”

“院试之中。”

“你还是要多多注意才是。”

“写完初稿后,尽量将那些肺腑之言…删减些许吧。”

“一切,为了过院试!”

秦夫子叹了口气,叮嘱道。

这就是科举的不好之处了。

各种风险太大了。

并非你学问好就一定能中榜。

还涉及到文风与考官是否契合等等。

像方子期现在的资源算是不错的了,能提前得知大宗师崔清彦的文章喜好,并且在秦夫子和周夫子的帮助下,拿到各省近些年来的各种院试文章集,并能够得到他们的专门讲解和指导。

一个副举人,一个举人,几乎相当于是私教老师般对方子期等人倾囊相授。

就这种待遇,也不亚于那些世家大族了。

随着院试时间越来越近……

方子期等人也多了一些紧迫感。

而在这一个多月里。

涌向宁江府的流民也越来越多了。

“知府大人已经在城外建造了流民坊!”

“甚至还根据这些流民的性情和所为依次给他们发放了红色、黄色和绿色身份牌,加以管控!”

“其中这红色身份牌的流民最为危险,也是官府重点需要监控的,这些红色身份牌的流民,很多手上都是沾过血的,只是有些还罪不至死罢了。”

“菜市口那边,这几天时常有砍头的,砍的都是那些流民转变成的贼寇!据说那些个贼寇嘴巴都鼓着大泡,都是相食过同族的……”

“现在城门那边也聚了不少流民在修缮城门,据说水坝那边的流民更多……”

“咱们的这位知府大人…倒是一位有能耐的。”

“能将这些流民安置地妥妥当当!”

“也算是宁江府百姓之福了!”

周夫子忍不住赞叹道。

“嗯!”

“咱们的这位王知府素来以通实务而着称士林!”

“今日见其所为,果然名不虚传!”

“尤其是那红黄绿三种身份牌的约束之法,更是巧妙!”

“既约束了流民中的不安分者,又能让普通流民能够安稳度日!”

秦夫子也赞誉道。

方子期在一旁听着。

表情很复杂。

这些个法子……

似乎……

都是我曾经在那位王知府面前说过的啊。

这位王知府还真是…从谏如流啊!

“陛下的病情……”

“有好转吗?”

方子期忍不住询问道。

秦夫子的消息渠道肯定比他多得多。

“嗯?”

“子期,你怎么开始关心这个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科举:大梁魅魔,肩抗两京十三省》,方便以后阅读科举:大梁魅魔,肩抗两京十三省第93章 流民如潮,王知府从谏如流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科举:大梁魅魔,肩抗两京十三省第93章 流民如潮,王知府从谏如流并对科举:大梁魅魔,肩抗两京十三省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