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押题,吾道不秃

作品:科举:大梁魅魔,肩抗两京十三省|作者:煮夫|分类:历史|更新:2025-11-26 19:06:52|字数:4196字

因为要备考县试。

所以买完房子,方子期一家人就搬进去了。

也没什么精力去搞什么乔迁之礼。

将县试报名的事情搞好之后,接下来的这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方子期基本上都泡在周明谦周夫子那里。

这位周明谦周夫子不愧是中过乡试副榜的,藏书比方夫子还要丰厚。

这段时间除了方子期经常来此之外,方夫子的孙子方砚秋也时常过来请教学问。

所以此刻的周夫子也很繁忙。

方子期和方砚秋就像是十万个为什么一样,孜孜不倦地询问着他诸多问题。

“夫子……《论语?里仁》中 “德不孤,必有邻” 何解?其中体现出孔子怎样的处世观?”

方子期恭敬请问道。

“有德行的人…不会孤独。”

“必然会有一群思想一致和品行相似的人一起作伴。”

“释义倒是不难。”

“主要是要理解其中深意……”

“还有这《孟子?告子上》“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想必都朗朗上口……”

“但是孟子其实是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之观点,引出关键时刻要选择更珍贵的熊掌。”

“由此可见,当生命和道义不可见得时,君子当坚守道义!”

“哪怕牺牲生命,也未有不可!”

“吾道不孤!”

周明谦摇头晃脑道。

方子期问完……

紧跟着方砚秋又提出了自己的诸多问题。

周明谦都一一解答。

如此。

方子期才能感受到副举人同秀才之间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方夫子就是秀才,算是秀才中比较平庸的那一类。

周夫子虽然也是秀才,但是因中过乡试副榜,所以可以说是副举人,这学识可就比方夫子好得太多了。

尤其是在科举应试上,更是超越方夫子良多。

方子期心中一动……

怪不得方夫子连自己孙子都给送过来了。

而且还替自己引荐了周明谦这位新老师。

夫子为他之谋,深远也!

“好了。”

“这一次县试,按照常规,还是由花县令当主考官。”

“题目自然也是由他来出。”

“这是我根据这位花县令的喜好,提前押的一些考题。”

“你们先试着破题写出文章来。”

“回头我再来修改。”

周明谦随即给出了几个题目。

已经抄录在纸张上了。

所以现在哪怕是回家之后,方子期也不能闲暇片刻了。

还要继续写文章。

只要写不死,就往死里写。

当然。

方子期此刻案牍劳形,自然也不能让自己老爹闲着。

“爹!”

“这是今天周夫子押的题。”

“你也写一篇出来。”

“待明天我一并拿给周夫子帮你批改一下。”

方子期道。

“什么?”

“三…三道题?”

“要写三篇文章?”

“明日就要?”

方仲礼脸上露出惊惧之色。

“是的爹。”

“您不是常说要头悬梁锥刺股吗?”

“继续努力吧!”

“爹!”

“咱们这一大家子,还得靠你呢!”

“我同几个姐姐还等着做官二代呢!”

方子期鼓励道。

方仲礼:“……”

官?

还官二代?

当官起码得要个举人功名吧?

这臭小子可真敢想啊!

“来!”

“都来喝点鸡汤补一补!”

“整日里就知道读书。”

“身体都消瘦了!”

苏氏一脸心疼地看向自己的宝贝儿子,此刻忍不住在那里长吁短叹的。

心里面难免有各种感伤。

“是的!”

“阿弟好像比从前头发都少了!”

二丫皱眉道。

方子期:“???”

真的假的?

我要秃了?

见方子期一脸焦虑的样子,大丫在一旁噗嗤一笑。

“阿弟!”

“你别听二丫胡咧咧,她唬你玩呢!”

大丫忍不住敲了敲二丫的脑袋,笑道。

呼……

方子期松了口气。

还好…还好…还能稳得住。

喝完鸡汤。

方子期全身心就都投入到了写文章中。

周夫子的第一道题目出自于论语。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对父母孝顺、对兄长敬爱,这应该就是施行仁道的基础吧!”

方子期微微思索……

随即从‘孝悌’的角度上去破题。

孝悌是维系家庭伦理之核心!

在《孟子》中也有说明:“亲亲,仁也!”

这些都足以说明对亲人的敬爱才是一切仁德的起始点。

推己及人……

孝悌之道也可演变为对旁人的尊重,对社会的责任感。

最后再结合实际……百善孝为先……

最终呼应‘仁之本’的原则。

洋洋洒洒一篇文章就写好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上一章目 录下一页
先看到这(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我的书架

如果您喜欢,请把《科举:大梁魅魔,肩抗两京十三省》,方便以后阅读科举:大梁魅魔,肩抗两京十三省第30章 押题,吾道不秃后的更新连载!
如果你对科举:大梁魅魔,肩抗两京十三省第30章 押题,吾道不秃并对科举:大梁魅魔,肩抗两京十三省章节有什么建议或者评论,请后台发信息给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