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佑十五年,即公元918年,继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的大都督府以及徐温的私人宅邸相继遭受了毁灭性的袭击之后,徐温的核心成员无一幸免,全部罹难,其家眷也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中伤亡惨重,而徐温本人更是身受重伤,命悬一线。
与此同时,吴国的水师也未能幸免于难,遭到了严重的打击,战斗力大幅削弱。在这种背景下,杨吴政权的内部局势变得愈发复杂和微妙,暗流涌动,各方势力蠢蠢欲动,随时可能引发更大的动荡和变故。
彼时,徐温作为杨吴的实际掌权者,已获封齐国公、两浙都招讨使,出镇润州,先后将长子徐知训和次子子徐知询留在广陵辅佐吴王杨隆演,实则是监视朝廷,把控大权。以前徐知训性格骄横跋扈,在朝中行事肆无忌惮,连吴王杨隆演都常遭其戏弄、凌辱,一些杨吴旧臣敢怒不敢言,心中积怨日深。
近日在润州的徐氏势力被毁灭殆尽。
吴王杨隆演的宿卫将领李球与马谦,对于徐温及其子嗣长期以来的专权行为深感愤慨和不满。他们在私下里多次秘密聚会,频繁地进行谋划和商议,试图寻找合适的机会和策略,以期能够有效地改变当前这种权力高度集中的不利局面,恢复朝廷的正常秩序和平衡。
第二百二十一日
钟鹏举数月前已在江淮地区构建起自己的情报网络,并加强了在宫中的渗透,派遣了一个营的特种兵分批混入吴王杨隆演的身边担任守卫。特种兵营长李明磊明确表示,未收到负责人钟豪和钟鹏举节帅的指示,他不赞同此时仓促举事。
身材魁梧、面相和善的李明磊对宿卫将领李球与马谦耐心劝说道:“徐温老贼已是秋后的蚂蚱,我们只需遵照钟节帅的计划,耐心等待徐温最后的疯狂即可。”
出身底层小将校的李球与马谦立功心切,他们说道:“按目前的势头,钟节帅迟早会一统天下,但他现时远在两千余里之外,鞭长莫及。如今徐氏父子奄奄一息,只要我们率先站出来振臂高呼,定会应者云集,此乃大势所趋!”
平时老实巴交的李明磊听后,脸色骤变:“朝中除了陈汉权将军、邹继光太傅,其余皆是徐氏爪牙。城中守军和周边州县守军,包括中央禁军(人)和长枪效节都(人),我们区区八百多人如何能攻下广陵城(今江苏扬州)?即使攻下,也难以坚守!”
“你们偷偷联系过中央禁军了没有,他们的将领是否同意反水或保持中立?”
“没有,如果提前与他们密谋,恐怕会泄密。他们很多人应该会反水的,只要我们利用吴王的名义举事,毕竟徐老贼目前是泥菩萨过河。”
此时在润州成功把大都督府炸掉了的钟晓率领五十名将士通过秘密渠道撤到广陵宫中。
同样老实巴交的钟晓一入宫中,便听到众人激烈的争论声。
他神色冷峻,大步走到众人中间,目光扫过李球、马谦以及满脸担忧的李明磊,缓缓开口道:“如今局势复杂,切不可冲动行事。广陵城防守严密,徐氏父子虽看似奄奄一息,但余威仍在,且城中守军众多,我们仅凭这800多人(含特种兵营360人)贸然举事,无异于以卵击石。”
李球与马谦面露不甘,刚想开口反驳,却被钟晓抬手制止。钟晓接着说道:“不过,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当下应先暗中联络各方可靠势力,摸清中央禁军以及长枪效节都的真实态度,再做定夺。在没有十足把握之前,绝不可轻举妄动,否则一旦失败,我们所有人都将万劫不复。”
“钟节帅办事历来谨小慎微,对行动计划都会事先在沙盘山反复推演数次,把各种可能和变数都考虑进去。如果他认为时机成熟了,自然会通知我们。”
“来大家看看这个,我们的商队通过秘密渠道为我们带来了新东西。另外有一个营的火枪兵(4个连共480人)等两位将军偷运进来……”
众人听后,纷纷点头,暂时压下了那股急于举事的冲动。
只见钟晓从怀里掏出一个手投天雷弹和从一个木盒里拿出一柄长枪……
在918年十国的分裂格局下,穿越者钟鹏举不但在钟家村建立反间谍系统,也建立了覆盖各国的情报系统,自钟鹏举把主要的民生用品交给吴国皇商杨不韦的商业网络经销后,他自己原来的庞大商队兼顾情报收集。
以“商业为壳、利益为核、隐秘为要”,将商队、店铺、旅业、餐饮、仓储等日常业态转化为情报节点,同时通过精准收买突破信息壁垒,具体操作如下:
一、以商队为“流动情报站”:编织跨区域信息网。
1.商队的“三层伪装”。
表层:大宗商品贸易。
组建“江洪商队”,以贩卖江州茶叶、精盐、罐头、白酒、纸张、冰片糖、白砂糖和洪州青瓷、纺织布匹为幌子,往来于大陆内吴、楚、吴越、闽、汉、蜀、大长和、于阗王国、吐蕃诸部、梁、晋、岐、归义军、定难军、契丹和渤海国等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