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日
战后的第一日,太阳照常升起。
提心吊胆的村民们于寅时就已经回家休息了。
劫后余生的钟家村损坏了两段道路和数十块田的庄稼。
百姓军虽然零伤亡没有做到,但无一死亡,上百人在与黑云都“练兵”时受了点轻伤,都是些擦伤、扭伤和跌伤的居多,经过治理都无大碍,最重要的是经过战斗的锤炼,增强了信心,提高了实战能力。
百姓军暴露出来最大的问题是训练不足,战斗力不高,射术不精。优点是已初步掌握了鸳鸯阵法的精髓。钟鹏举认为离职业化军队的要求还差很远。
钟鹏举命令辎重车队的两个连长把这两次与马匪作战俘获的一千匹战马照顾好,有伤的集中起来,等他带领济世医馆的医师进行医治,没有伤的集中一个地方圈养起来。
至于那些从黑云都骑兵身上扒下来的盔甲和遗弃的长剑则留下来到时发放给村民作近战训练时使用。
战后百姓军的训练及工场的各个项目继续按计划密锣紧鼓地进行。
钟鹏举针对百姓军射术不精的问题,要求各连加紧训练;另外海军每日晚黑操练一个时辰的计划不变,只是把训练地点由大湖改为大江,时间由黄昏改为入定。
钟鹏举拨了第一笔款出来。
这次马匪来寻仇主要是因为钟鹏举起获了他们的巨额赃物,他觉得自己连累了村民。
每个参与挖坑洞和壕沟的村民到族长那里领取两贯工钱,损坏的农田和农作物每户每块田给以五贯钱的补偿;参战的百姓军每人领取三贯钱的奖励;参加赶制军需物资的工匠每人领取两贯钱的奖励。
受了轻伤的士兵每人给予一贯钱的营养金和误工费。
对表现突出的消灭马匪攀墙偷袭的前锋的士兵、演技出色的在城门口和城门楼上表演厮杀的士兵,每人再加两贯钱的奖励!
对钟剑平、钟飞国、钟剑锋、林积容、钟华昌、钟华成以及各连的连长等骨干每人给以五贯钱的奖励。
钟鹏举的举措无可挑剔。跟着这样的东家打仗,一次发的奖金就等于从事一年农桑的收入。
军民皆大欢喜。
每个人都沉浸在战后的喜悦之中。
只有钟鹏举一人忧心忡忡。
他来到这个世界已经两个多月,对这个世界还是很陌生,他一直都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生怕行差踏错,一着不慎就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
钟鹏举今日破例放了自己一天假。他要思考日后的行动,毕竟这次军事行动会带给自己什么后果,真是吉凶难料。
昨晚是一场三千多人规模的战斗,在现时对正规军来说属于非主力决战的性质,是常见的战术行动,多发生于边境争夺、围城战或小规模突袭中。总体属于中等偏下水平的规模。
但对于剿匪而言,却是一场规模很大的战斗,也算是江县辖区内的一件大事。
李县令不敢作大,第二日立即向州府汇报:根据沿途线报和百姓举报本县提前预判有一千余马匪要洗劫县内老百姓,故提前设伏,最终这一千五百名马匪大部分跌落陷阱跌死及被射杀,最后全军覆灭。出于保护钟鹏举的目的,汇报里只字不提钟鹏举以及钟家村的乡兵。
但当审讯结果出来以后,李应武县令大吃一惊,把呈送江州府的公文压了下来。连忙派出快马把奏折、马匪的招供文书以及被俘的马匪送去杨吴政权的治所江都府(今扬州),同时向附近的驻守洪州(今南昌)的镇南节度使李德诚通报情况。另外急忙派人邀请钟鹏举前来议事。
李县令斟酌再三,最终他还是在给吴王杨隆演和邹继光大人的报告表达了本次剿匪行动得到了钟家村以及钟鹏举率领的乡兵的大力支持和配合,尤其是突出了钟鹏举的表现。
他在奏折写道:“……是夜土匪寇境,臣亲率镇兵三百,联合镇兵管辖的乡勇二百,匪结长蛇阵以抗,举命乡勇两百余设伏于隘,断其后路。举乃掘阱为堑,覆以蒿草,诱敌深入。贼骑两百陷其中,人马俱葬。既而张弓待发,箭雨齐发,毙敌五百余,贼众溃败。余寇大骇,复结杀戮矩阵以抗。举挥帜变阵,以奇阵破之,刀盾相交,枪戟如林,又歼敌七百余。是役也,歼敌千五百甲骑,我军无亡,乡民皆颂其智勇……”
在折中李县令没有点出“鸳鸯阵”阵名和火器的使用,自然是替钟鹏举保密,他也不敢把钟家村乡勇的数量如实上报。
反正最终是掩盖不住钟鹏举率领乡兵打仗的事实,他该得罪的都得罪了,躲是躲不过了,不如直接写上去为他请功,既能为钟鹏举谋取一定的军职作为护身符,又可以掩盖钟鹏举私自扩招乡兵的事实。
李县令驻守的江县县城为交通要地,扼守大江和大湖水道。现时驻于各州县城或战略要地(如镇将统领的镇兵)设有外镇兵,长官为镇将或镇遏使,人数从数百至数千不等。目前李县令暂时兼任镇遏使。所以李县令在奏折的最后举荐钟鹏举为外镇兵的镇遏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